,身體也越來越消瘦,而且已經下不得床來了。莊碧琴和她兄長莊靜庵為救他一命,在香港和九龍遍請名醫調治。怎奈當時的醫療條件極差,儘管英國醫生施盡了醫術,也難以讓病入膏肓的李雲經起死回生。
當年初冬,李雲經已經進入彌留狀態,微細的脈搏,宛若遊絲一般。到了最後,水米幾乎都難以入口。就在李雲經病逝的前一天晚上,他忽然振作起精神來,以沙啞的嗓音召喚身邊的妻子,示意她把兒子叫到床前。李嘉誠當時已經15歲,生得虎頭虎腦。見爸爸氣若游絲地躺在燈影裡喘息,他竭力忍住不哭。李雲經攥住兒子的手,低聲喚他的名字:“阿誠!……”
“爸,您不要落淚,您肯定會好起來的。”李嘉誠已經意識到父子的生離死別就在眼前,可他儘量忍住眼淚,不讓父親見到他的痛楚神情。
李雲經無限愛憐地看著兒子,他用乾瘦的手輕輕撫摸兒子的前額,好一陣,他才說了一句話:“阿誠,爸對不起你了,把這個家就交給你了……”李嘉誠的眼淚終於樸簌簌地滾落而下。他知道父親的話就是對自己的最後叮囑,只聽李雲經輕聲地說道:“不管什麼時候,你都要記住,作學問才是正理啊。有一天,我希望你能成才,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當天深夜,李雲經就含恨而死。
李雲經身後遺下長子李嘉誠和次子、三子及一個女兒。妻子莊碧琴一個女人開始支撐門戶。李雲經死後,他被安葬在香港羅湖邊上的沙嶺墳場。這裡是許多潮州人死後的安葬之地,沿著半山坡,排列著橫七豎八的一座座墳墓,李雲經的墓就建在半山之下。這座墳墓在李嘉誠長大成人以後,曾經先後進行過兩次重建和復修。一是1952年,第二次是2006年。第一次修墓是李嘉誠在香港剛剛創業,並在宵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以後,當時他在原來父親土墳的基礎上,重新用水泥澆灌成一個墳墓的穹窿,然後在墳前立下一塊石碑,上刻紅色大字:潮州李公雲經之墓。
第二次修墓時,李嘉誠已經成了香港商界的首富,並以長實集團主席的身份躋身於《福布斯》的排行榜。這次李嘉誠為乃父重新修墓,豎立了一方黑色大理石的石碑,碑面上鏤刻金字:廣東省潮州市顯考李公雲經太府君之墓。下署他及家人的名字及立碑時間。
李雲經在世上的時間不長,從生到死儼然就像流星掠過天穹一樣,在有生之年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更不曾成就驚天動地的大業。可是李雲經的言傳身教卻成就了他的長子——一代中國近代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傳奇般的人生。
李嘉誠篇
李嘉誠簡介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農曆六月十三)出生在廣東省潮安縣(今潮州市湘橋區)北街面線巷5號。1933年入潮州北門街觀海寺小學讀書;1936年隨父轉入潮安縣庵埠鎮崇聖小學就讀;1939年6月,李嘉誠轉學至潮安縣郭壟小學繼續讀書;1940年隨父母輾轉投奔香港的舅父莊靜庵,不久即在香港繼續學業;1943年其父李雲經病故後,李嘉誠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始進香港西營盤街茗春茶樓當夥計;翌年進中南錶店當學徒;不久他獨立創業,從此開始為期三年的推銷員生涯,李嘉誠先後供職於香港的五金廠、塑膠製品公司等廠家;1948年起自籌資金在香港宵箕灣建立長江塑膠廠,任經理和廠長;1957年起成立長江工業有限公司;1972年成立長江實業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78年組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就任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同時兼任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旗下公司上市值約佔香港上市總值的13。7%;1991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擁有資產已達1200億港元;1988年李嘉誠躋身於世界富豪行列,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全球98位鉅富之第26名;從2000年至2007年李嘉誠已連續7年位列美國《福布斯》全球十大富豪的顯赫位置,2006年又以身家939億成為香港富豪排行榜的第二位。
1981年李嘉誠當選為香港“風雲人物”並榮膺非官方太平紳士銜;1985年6月,李嘉誠出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6年李嘉誠的“長實”以純利12。82億港元列為香港十大財團之一,李氏本人則名列香港首富;1990年2月李嘉誠榮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1992年3月11日,李嘉誠被國務院聘為首批香港事務顧問,4月獲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9月受聘為廣州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1993年出任香港特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