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對生活,有了更多常人難以企及的體驗。

對張愛玲來說,家沒有溫馨,只有“古墓的清涼”,幽冷、黑暗,仿似暗藏殺機。她幼小的生命過早地體驗了親情的疏離與隔膜,虛偽與冷酷;過早地看清了人性的卑劣與齷齪,在她稚嫩的靈魂裡,無法抗拒地埋下了悲涼的種子。一切的無奈與哀傷,使她看透了人生的虛空,除了“腔子裡的這口熱氣”,(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什麼也靠不住,“生於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親情沒有帶給她溫暖,愛情也同樣成不了避風港。

張愛玲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遇到了風流才子胡蘭成。然而,胡蘭成的風流濫情,薄情負義,令張愛玲這朵“塵埃裡開出”的愛情之花迅速枯萎。胡蘭成不光彩的政治背景,也累及張愛玲,輿論、謠言,世人的冷眼,令張愛玲不堪重負。她選擇了沉默,洗淨鉛華,遠離喧囂,遠走他鄉。她的創作才情也因此而逐漸衰頹,風光不再。一個極度冷傲孤清的女子,那麼妄自菲薄地去愛一個人,那個人卻移情別戀,遊戲感情,還令她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刻黯然失色,不難想象,她的內心是何等的悽苦、何等的蒼涼,堪與誰人說。

後來她終於遇到了一個良人………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賴雅,這讓張愛玲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關愛。然而,生活的壓力和賴雅急劇惡化的健康,令張愛玲身心疲憊,雖然賴雅給了她精神上的愛和安慰,但物質上卻要靠張愛玲賣文度日。她一邊寫作賺錢,一邊還要照顧體弱多病的賴雅。可最終,那個生命中唯一一個真正愛她、關心她、欣賞她的人,還是無奈又不捨地撒手人寰,離她而去。張愛玲為賴雅耗費了她寶貴的創作時光和才華,僅僅是為了得到那一點點人間固有的真愛和溫情,而這之於她,得來又是何等的奢華,箇中的悲涼,只有張愛玲自己能懂:“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或許,為了這蒼涼生命中的一抹暖色,這份奢華,是值得的。

蒼涼悲情的際遇,又如何能以一隻冰冷悽切的筆濺出明媚亮麗的色彩,就好比她說:“我如果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背景裡有這樣惘惘的威脅。”(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在張愛玲的文字裡,活也蒼涼,死也蒼涼;愛也蒼涼,恨也蒼涼。她的世界,永遠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隔窗看陽光,中間始終有一層冰涼的玻璃,溫暖永遠觸控不到,靈魂永遠寒冷。

張愛玲用近乎殘酷的冷漠,以女人獨有的細膩、小家碧玉似的筆墨描述著一個又一個充滿淒涼、悲涼、荒涼、炎涼、冰涼的故事,輕而易舉地把人溶入她製造的氛圍,讓人沉洇於無盡的虛空,以及虛空所帶來的悲切的蒼涼意蘊之中, 無論是蒼涼氤氳或是意趣蘊藉,似乎每個字、每個句都能令人驚厥、唏噓,莫名的疼痛,透心的涼。

即便是一個笑,也綿裡藏針,使人不由得頓生寒意:“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誰知道呢? 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處。她只是笑吟吟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在她筆下,愛情幾乎都與紙醉金迷、糜爛、虛偽的貴族生活脫不了干係,即使是兩情相悅、終成眷屬,也是因了世態炎涼之故,而非愛情的本身。當你正為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欣慰的時候,一句刻薄的冷言,又不由得令悲涼卻上心頭:“一個‘破落戶’家的離婚女兒,被窮酸兄嫂的冷嘲熱諷攆出孃家,跟一個飽經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這場曠世戀情。”(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張愛玲說:“她就喜歡那被經濟與情慾扭曲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怨女的蒼涼。”(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張愛玲筆下的葛薇龍,為一個不愛她的人出賣自己,當外國水兵把她當妓女猥褻的時候,她心酸而淡淡地說:“我和她們不同,她們是被逼的,我是自願的。”(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看似平淡的一句話,一瞬時間,令人僵冷發顫,刺心的哀憐無從釋放。

張愛玲筆下的女人,曹七巧、顧曼楨、葛薇龍……她們都蒙著一層世俗的紗摒棄了自我,如殘葉一般碾入泥,化著塵,狼藉一片。

蒼涼是張愛玲人生的底色,她歷盡了蒼涼,寫盡了蒼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