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那邊應該不會,劉曉宇他們知道該如何做,而且有那麼多人強力支援,沒人能翻天。
吳大寶應該已經縮了吧,現在他在沒把錯誤糾正之前,絕對沒膽子來找自己,剩下的知道自己還活著的都交代過了。
唐均略一猶豫便接了起來,想那麼多還不如見招拆招呢。
對面一個聲音低聲問:“是唐少麼?”
聲音很熟悉,唐均大概想了幾秒才回答:“是我。”
“我是徐志文,老大你還記得我麼?”那邊的聲音很激動,顯然因為還能夠接通這個電話。
“怎麼不記得,你小子拿了我兩個億,到現在沒有訊息傳回來,我都以為你跑路了,正要釋出全球追殺令通緝你,怎麼,良心發現準備回來給我送錢了?”唐均在剛才就已經判斷出了這個聲音,但是卻開啟了玩笑。
徐志文當然知道唐均在取笑他,不過心裡沒有產生一點隔膜。靈魂烙印的威力是無比巨大的,哪怕像個千里萬里,只要這個人的精神力還存在,那麼就會對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唐少,你交給我辦的事,我就要做成了,現在是像你報告一下這個喜訊。”徐志文也不弔胃口,他需要第一時間把這個重要的訊息彙報給唐均。
“哦,那說說你小子能給我賺多少錢!”唐均一下子來了興趣,暫時把去找凌墨涵的是放在一邊,這是他也期待了一年的事情。
徐志文在那邊娓娓道來,唐均則默默的聽著,偶爾簡單回上一兩句話鼓勵。
原來唐均當初交給徐志文的東西,具體來說是一份全世界無限互聯的策劃書。
是一個比如今最先進的網際網路雲技術還要更徹底更瘋狂的東西。
首先這項技術的基礎在於全球無死角的大範圍衛星網際網路通訊,這就需要相當基數的衛星能夠覆蓋到地球的所有角落。
這個技術給出的最小範圍是75顆,上限則需要400顆左右飽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造價,一顆衛星大概需要兩億美元左右才能發射升空,也就是說唐均畫出的大餅,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億美元才能實施。
但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百五十億隻是衛星的基礎建設,你還要考慮發射失敗率,地面資料庫中心,接收終端的研發和生產普及銷售等等一系列問題。
也就是說,沒有個兩三百億美元,這個專案你想都不要想。
而唐均只給了徐志文兩億人民幣,便把他打發出去滿世界的忽悠去了。
徐志文先跑到海外註冊了一間小小的離岸公司,招攬了十幾個幫手後,接著便跑到美國華爾街開始了他的忽悠之旅。
唐均給的錢與其說是啟動資金,不如說是公關費用。
他的目標瞄準了華爾街上那些金融財團。
畢竟這個專案涉及的資金太龐大了,而且在技術上還有規範上也有極大的限制。
但是他的掌家小公司提出的理念還是成功的吸引了許多財團的矚目。
無他,真的是太具有可行性,而且前景太廣闊了!
有的財團在接到徐志文的尋求風險投資公司函件後,甚至專門進行了高層的專項會議。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秘密中進行的!
經過半年的努力,徐志文成功的為公司找來了足足兩百六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同時也交換掉了公司69%的股權,但是他死死的為唐均保留住了31%的股權。
他是一個商人,至少知道底線,這個技術的價值至少值得更多,在他看來,憑藉技術獨佔50%都不多。
不過他還是讓出去了,只為了能夠儘快的把這件事做起來。
然後便是批發衛星的訂單,徐志文很保守的定製了八十顆,只要先期能夠把事業做起來,後面在穩步提升就是了。
這些錢花出去,在國內或許沒人知道徐志文算個什麼東西,但是在國際上的高階領域,徐志文已經成了一尊活財神。
就連先期只是抱著跟著他混口飯吃的,那些元老級別的員工如今也水漲船高,變成了動輒能操盤幾億美金的部門大拿了。
徐志文用剩下的一百億裡的一部分,在美國西部買下一片土地投資建廠,準備著手生產終端的接收裝置,這些都是和衛星製造同步運作的。
經過半年的準備,包括衛星和終端接收裝置都以成型,讓徐志文最為難的國際空間組織授權也被他拿了下來。
這個世界真的沒有錢辦不了的事,雖然為此足足付出了六十億美金的代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