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3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辦?勞動改造?強制執行?

都可以!陳維政回答得很坦然,一個連稅都交不上的人,他不應該是新明國的人,愛上哪去哪。最不濟還能北上,反正北方央央大國,海納百川,流氓無產者是堅貞的革命力量。

莫叢哈哈大笑,說:你這樣的,也是黨員!你就是個流氓有產者。

兩人開始商議人頭稅的細節,這個人頭稅還真是一個相當落後的東西,難怪這一兩百年沒人採用,因為它完全打破了人們對大鍋飯的需求。中國古代,有按人頭收稅的,由於價位定得太高,有人開始交不起,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人交不起,就產生農民起義。於是就有了改革,從人頭稅改成按土地收稅,按土地收稅的最直接結果就是:有土地的交稅,沒土地的生仔,所以從有唐一代開始,人口數量就開始飆升。人多力量大,這本來是好事,如果之後的大宋老趙家提倡外向型發展,把人口向全球輻射,那世界就完全不同。問題是從宋代開始,中國就開始閉關鎖國,土地面積越來越窄,人還越生越多,人均土地面積,森林面積越來越少,以到於發展到,一瓶牛奶分給三個人吃,為了還能感覺到牛奶的黏糊和色澤,創造姓的發明了三聚氫氨技術。米不夠吃,就提高單產,開創姓的發明了重金屬技術。

莫叢認為單有人頭稅是不夠的,企業應該另外收稅,陳維政說收經營交易稅,不收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稅和企業收入所得稅都是殺富濟貧的做法,其結果就是讓富人寧願停止生產也不願意交納所得稅,嚴重防礙生產力發展。

莫叢認為如果是這樣,稅收將不能支付國家相應開支。

陳維政問比如哪些開支,莫叢舉例說教育。陳維政告訴他,教育並不需要所有的人享受,比如一個在農村種田的農民,一輩子也不會用到解方程,他們接受這種教育就是浪費,他們應該接受的三年蒙學,學會一千字,學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懂一些普通的道理,能接受法律思想就行。如果有錢,才可能接受進一步的有償教育,教育是一個成本很高的行業,現在推行的九年,太浪費,而且負作用很大。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越懶,越自以為是,越自命不凡,越老子天下第一。最可笑的是,高中畢業生90%上大學,大學生畢業100%找不到工作,不是沒有工作崗位,而是大學畢業生們百分百認為這些崗位的收益與自己十多年來的投入與期望相差甚遠。

莫叢想起國內的教育狀況,也很贊同陳維政的觀點,國內的學生,絕大多數是教育附加稅的浪費者,因為他們讀書讀到最後那一天,都未能搞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讀書。反而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十來年父母親辛辛苦苦掙回來兩個錢,全讓學校給騙走了!於是畢業後就不再是報答社會而是報復社會。這種大學生,在新明國,寧願少一些。

陳維政告訴莫叢,國家還是會推出大量的國企,國企的收入才是真正支撐王國的柱石。用法律和稅收管理市場,用制度和條例管理內部,儘量營造一個公平的社會,起碼是表面上的公平。

莫叢再問起軍費和國內治安費用的問題,陳維政說,任何投入都必須有收益,否剛就是失敗,軍隊必須打仗,搶掠,否則就無法養活自己。警察必須抓人,按律收取費用,不然也無法養活自己。

莫叢知道陳維政說的有道理,但是受過國內高等教育的他仍然無法接受陳維政的觀點,特別是管理成本論,讓他很難受。陳維政的理論會產生大量的暴富現象,無論你有多富,也只需要交納企業經營稅和人頭稅。同時也會在管理層滋生大量的'***'現象,而等待著'***'分子的又是不計後果的殺戮,伸手的結果就是死亡。陳維政要給新明國人交待一個道理,做好你應該做的事,做得好就會大大的有錢,你有多少錢也沒有人眼紅,只需要交納一種稅:人頭稅,剩下來的就是你應該得的。如果你的收入連人頭稅都交納不起,不好意思,你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離開新明國,二是選擇死亡。每一孩子出生時,稅務局就會送一張銀行交稅卡,與身份證同號,這一卡一證就是新明國公民的標誌,沒有這個標誌的,將不能得到新明國的保護,隨時會被驅逐或被槍決。這個月卡里沒有收到稅款,一般都是兩種情況,意外死亡或者自動離開新明國。

莫叢認為這種做,人們會紛紛逃離,陳維政說,新明國的土地,最適合的人類總數是一千萬。如果是一千萬,這裡山會更清,天會更藍,水會更綠,土會更肥,生存條件會更好。農業可以採用最原始的方式,離開重金屬,杜絕鎘超標,這樣種出來的大米,二十元一斤不貴,三十元一斤合適,雖然畝產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