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發生碰撞,讓月球變化軌跡變化,撞擊地球。地球肯定無法承受月球的千鈞之擊,自然會被撞離自己的執行軌道,衝向太陽……就算不透過月球作為中轉,讓一個小於月球很多的天體,對地球進行直接撞擊,不期望透過撞擊將地球毀滅,只需要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那就是脆弱人類的末曰。
纖華低著頭想了一陣,說:“老爸,如果我們在外太空布上一些地雷,是不是可以把一些入侵我們地球的天體炸開,改變執行軌道,以免對地球造成傷害。”
陳維政沉思了一下,說:“這是一個辦法,只是太空太寬了,沒有辦法佈滿。”
“那怎麼辦?”纖華有點*心的問。
“目前沒有辦法,或者將來會有,人類總是在進步的。”陳維政說。
纖華知道,即使陳維政有辦法,就憑他一個人的力量,也做不到,拯救地球,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難怪古代的修行者一旦修行有成,第一件事就是飛昇,離開地球,這個充滿著危機的球體,如果沒有辦法拯救,最好是想辦法脫離。
“爸,那些修行有成的飛昇者,他們真的是上天了嗎?”纖華問。
陳維政搖搖頭,告訴纖華,什麼叫界。我們平時手上戴的叫戒指,戒指,顧名思義,戴在手指上的裝飾珠寶,套在手指上做紀念或裝飾用的小環,用金屬、玉石等製成。戒指一物究竟屬於哪一國家的發明創造,不知道。在中國,戒指的使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秦漢時期,中國婦女已普遍佩用戒指。戒指傳至民間,其作用就不僅是簡單的裝飾品了。男女互愛,互相贈送,山盟海誓,以此為證。
“戒指”一詞,出現較晚。起源於宮廷,明代以後,“戒指”的稱呼才漸漸多起來。戒指是一種“禁戒”、“戒止”的標誌。
其實,只要看到了纖華手上的戒指,就應該完全明白,戒指即為界址,一個戒指即為一界,最早是修行者戴在手上,後來凡人覺得這玩藝不錯,很有裝飾效果,才移植到民間,界址也變成了戒指。
所謂的界就是一個相對讀力的空間,所謂世界,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是這樣解釋:世為遷流之義,謂過現未時之遷行也。界謂具東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國土也。楞嚴經四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纖華的戒指是一界,這個搬指也是一界,我們的太陽系和可看到的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以及更廣闊的宇宙,也是一界。只要在這一界裡,都不能算飛昇,因為從太陽系到別的星系,無論再遠,也只是位置的移動。所謂的飛昇,是從我們的這個世界,去到另個的世界,比如人鬼神,就是三個不同的界,這三個界並非涇渭分明,他們之間會有重合,也許還有交叉。
對這個問題,陳維政研究的也不多,纖華聽得半懂不懂,一雙大眼,透著糊塗。
陳維政抱歉的笑笑,說:這些東西,你師父瞭解的比我多,你有空可以問問他。
纖華笑著說:“我有幾年沒有見過師父了,自從29年底,他跟你們去結丹之後,就一直沒有見過他,不知道他怎麼樣了。爸,我師父修行很長時間了嗎?”
陳維政覺得女兒大了,有些事件應該讓她知道,說:“你師父是個名人,嚴格來說,他不是正經八百的人,你嬌子姑姑也一樣,他們是靈體,就是人死後出現的靈魂。由於各種機緣,沒有去到另一界,留在我們這一界。”
纖華嘻嘻一笑,說:“老爸,我什麼時候見到師父一定告訴他,你說他是鬼。”
陳維政哈哈大笑,說:“對!就是鬼,這傢伙就是一隻厲鬼,一隻連牛頭馬面也不敢惹的厲鬼!女兒,你說得沒錯。你師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個人,叫石達開,你知道這個人嗎?”
“知道,太平天國的翼王,後來兵敗安順場,被清政斧凌遲的那個。”纖華說。
“就是他。”陳維政說:“他死後,靈魂變成厲魄,異界不敢收走,任由他在人間飄蕩,後來,偶然認識了我。你鄧伯伯當時修靈已經很有收穫,你師父就跟你鄧伯伯一起修靈。鄧伯伯是我最早認識的靈體,他是紅軍長征的烈士,著名將領,犧牲在正義城頭。居安思危四人,都是他帶來的。陳村的祖公公,是我在獅子山帶回來的靈體,一回到陳村,他說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一查才知道,是嫡親的祖公公。你嬌子姑姑是紅軍烈士的子女,全家在湘江戰役中犧牲,她的靈體被收在三官堂,我當時收靈體,正巧把她收著了。照規矩,他們都應該去異界,但是陰錯陽差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