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2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曰無權。”胡亞達說:“你們從歷史書上都知道,我們家在當地還算有錢,還是一天到晚被縣老爺欺負。這麼說吧,我們家當時養了很多大鵝,縣領導要我老爸半夜三點送兩隻鵝去縣衙我老爸絕對不敢四點到,一般都是兩點到,寒風裡跟著兩隻鵝一起凍一個小時。有一回我老爸叫我跟他一起去,晚上又下起了雨,我們想在縣衙的大門洞裡躲雨,人家不讓,讓我們在外面淋雨。人家有權啊!從那次起,我就知道一定要有權。所以洪老大來搞串連,我馬上就表示支援。”

“呵呵呵呵,歷史書上可從來沒有記錄過這一段,因為鵝而出現的反王。”陳維政笑道。

“你別笑,你現在地情況跟我當時差不多。”胡亞達說。

“怎麼說?”陳維政不是很理解。

“我自從到這個地方待著,每天看著幾個小媳婦在這裡配製液體,灌裝電池。這幾個月,人來人往,就為了來偷電池,還有上回那個賽本鈴的公司,專門高價請飛賊來拍照。我哪怕再不懂科學,我也知道,這個電池不得了!關鍵是這個電池屬於主人你,屬於你個人,有個故事不知道主人你知不知道。”胡亞達說。

“什麼故事?”陳維政問。

“和氏璧的故事。”胡亞達說。

“知道。”陳維政說:“一個叫卞和的人,找到一塊石頭,兩次送給君王,君王都認定是假貨,認為卞和欺君,一次被砍了手,一次被砍了腳。第三次,楚文王才重新解開這塊石頭,果然裡面有一塊好玉。”

“我們不討論卞和得到的那塊璞玉里到底有沒有玉,我們討論另外一個問題。”胡亞達說:“楚厲王和楚武王憑什麼去砍卞和的手和腳。而卞和,如果不是貪圖富貴成名,把手裡的璞玉獻出去,也不至於失去自己的手和腳。”

聽到胡亞達的話,陳維政陷入沉思。他不是笨蛋,知道這是胡亞達在說自己,如果把電池比喻成和氏璧,那自己就是卞和,現在自己受的氣,甚至被部分人要求從根本上消滅,也就相當於卞和被砍的手和腳。在胡亞達的眼裡,自己得到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咎由自取。現在想想,又何嘗不是,起碼應該理解為是準備不足,匆忙上馬。如果不是自己太急,找上南方軍區的大門,而是慢慢的玩,玩到國家受不了,一波一波派人來請自己出山,情況就完全不同。難怪諸葛亮要讓劉備請三次,升值啊!

胡亞達看到陳維政在思索,知道他又進入了另一個泥坑,也沒有打斷他的思索,而是準備在陳維政的思維陷在泥坑拔不出時,拉他一把。

果然,陳維政的神色裡出現一種十分不值的藐視,胡亞達出聲把陳維政的思維喚回:“我們再換一個場景,如果懷璧的不是卞和,而是一個與楚厲王地位相同的人,楚厲王能不能砍他的手或者腳。如果諸葛亮不是南陽的農夫而是襄陽的仕子,他需不需要劉備請三次。”

陳維政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並不高深,略略想想就有了答案,搖搖頭。

胡亞達繼續說:“你是一個普通人,至於你的中校軍官,那是一個沒有兵的官,沒有兵的官狗屎不如。在某些人眼裡,你除了電池技術之外,其它什麼都沒有,欺負你很正常,要你圓你就必須圓,要你扁你就必須扁,如果你不聽話,就收拾你,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從根本上消滅你。就象我們家,除了有鵝,別的什麼都沒有。有權人要我們家準時送鵝,不得違抗,同理,有權人也要求你準時把你的東西送去,也不得違抗。我不願意,所以跟洪老大起事,你不願意,所以你想打退堂鼓。現在的問題是有權人連退堂鼓都不讓你打,怎麼辦?”

陳維政看著胡亞達,的確,這兩天最糾結的就是這個問題。

“三條路,第一條是同流合汙,第二條是取而代之,第三條是甘為驅使。”胡亞達說。

“甘為驅使不用說了,那就是認命,人家要你圓就圓扁就扁。這種做法別人最滿意,還會給你一些勞模、紅旗手、先進工作者的稱號,你也能把自己的曰子過得很滋潤。你如果想做到這一步,成為一個安分的農民,先決條件是交出電池配方,否則你連農民都沒得做。”胡亞達分析第一條路。

“同流合汙比較難,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相互利用,能夠結成共同進退,相當的難。目前對你的態度,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贊成的未必是好人,反對的未必是壞人。如同一江流水,這一瞬間,這兩滴水在一起,而下一瞬間,這滴水又同另外一滴水在一起,總而言之,這一江流水仍然如同一整體,奔流而去。要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勢必會讓人未老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