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國學,有人在學西方,弄哲學。有人提出把馬列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人認為,西方沒文化,只有小龍蝦,只有巴西龜,只有水葫蘆,只有福壽螺、河鱸、飛機草和三裂葉豚草。”
“維政哥哥你認為最理想的社會狀態是什麼樣的?”小竹問。
“我不知道,從來沒有考慮過,如果從中國歷史的朝代舉例,我覺得我最喜歡的應該是漢代。”陳維政說。
“為什麼?”小竹問。
“那個時候的人,定位很準確,你是什麼人,應該做什麼事,很明確,貴族就是貴族,平民就是平民,流氓就是流氓,官吏就是官吏。”陳維政停了一下,說:“不象我們現在,今天是高官,明天就是罪人。今天是流氓,明天就是著名企業家。今天是貴族,明天就是平民。一切以需要為轉變。”
“沒有那麼恐怖吧!”小竹說。
“你慢慢感受吧,一旦中央集權達到明代的程度,想達到上面說的轉變,輕而易舉。”陳維政說。
“小竹,這些還不是你應該研究的範圍,再過幾年你才會接觸到這些東西。”劉德厚說:“別全信你大哥的,你大哥這段時間心理有問題,嚴重不平衡。好好一個大校,進一步是將軍,退一步是平民,他選擇了退。好好一家龍山電池,被弄得一分為三,還弄得自己一點社會地位也沒有。現在在龍山,張得春、張正平,異軍突起。陳維來、陳維啟,企業騰飛。區傑、鄭建一,堂堂上校。陳維康、馮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