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3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師的知識全部學會,並且能夠理解和使用。”

華崢知道父親生氣了,也知道自己錯了,用了一天時間,把一年級一冊的知識看了一遍,告訴陳維政,他想看其它書。

陳維政帶他來到書城,悲哀的發現,元旦的後兩天,全部陪著兒子在書城度過。無奈何,陳維政在二樓華崢的小房裡,擺佈了一個大大的書櫃,把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的書籍放了滿滿一大櫃子。

做完這一些,陳維政才深深體會,做什麼人都行,就是別去做人的父親,做人的父親,真難!第一次,他開始懷疑自己那個生十個八個的雄心壯志是否可能實現。

龍山電池廠2015年的民供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軍供量比民供量還略高20%,因為民用是限制供應,軍用是保障供給。不管軍用民用,電池錢都會一分不少交給龍山電池廠。陳維康每天拉一噸原液,陳維來每週拉一噸原液,都是按2300元一升計算,無論怎麼做,龍山電池總是收穫的一方。

電池廠二十五條生產線開始滿負荷執行。三嫂知道電池廠最有效益也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時間到了,督促檢查之細更加嚴格三分,張得春和何百靈也嚴格把關,一點不敢鬆懈。

在最後一次擴大招工時,陳維信給了陳維政一個硬姓指標,從寶石鄉安排一百個特困戶,因為只要有一個人在電池廠上班,就可能解決全家的生活問題。當然,前提都必須是精悍的優秀工人,陳維政認為自己沒有扶貧的義務,但是有好的工人,還是笑納不誤。

進入冬季,山地師還在北方邊境巡遊,身後的記者隊伍已經從出發時的三個人,發展為四百多人。什麼顏色的都有。因為這些記者,羅長洪還請示了軍政會,軍政會讓他找陳維政,陳維政說怎麼辦就怎麼辦,把羅長洪鬱悶夠嗆。陳維政告訴他,想跟著就跟著,但是有幾點必須說明,安全不保障,食品不提供,生活不照顧,報導不限制。有幾個名社的記者,直接在龍山汽車廠買回一輛龍山洪流,跟著山地師,你走到哪我跟到哪。

有了這一批自帶乾糧的免費宣傳員,山地師在全世界不火也難。

實驗區最早出成果的是棒球棍,這玩意就是擀麵棒的擴大版,其它資料完全一樣,就是距離和打擊效果提高了一倍。陳維政請研究人員吃了餐好的,每人發了五十萬獎金,告訴大家,這玩意成了。但是還不是公開推出的時候,推出時,再請總技術部給大家記功。

高射機槍已經可以打到3500米的高空,雖然比要求的5000米還有點距離,但比目前的高射機槍還強三分,特別是射速和初速,更是傳統高射機槍難以相比。按鄭建一的說法,有這個東西,其實就已經在祖國的領空裝上了一道廉價的防盜網。馮勝國、陳維康、陳維政、鄭建一、區傑五位,拿了挺高射機槍,裝在龍山洪流上,開到慶山深處,開了五槍,第一槍把一棵差不多一米胸徑的大樹從中打斷,彈著點上下一米,炸得木渣不剩。第二槍打得比較不錯,為了這槍,陳維康和區傑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扛回對面山頂上的一隻大麂羊,還好這一槍,陳維政用的是實心彈。如果是爆炸彈,麂羊直接成渣。第三槍,在一口深潭裡弄回了二十斤魚,第四槍第五槍才是正式試槍,第四槍找距離,第五槍看威力。陳維政趁這幫傢伙沒注意,把打倒的大樹收進搬指,這是一株楠木,雖然不是珍貴的金絲楠,是比較普通的水楠,不過腰徑超過一米的水楠也不錯,弄回去再說。

在空間裡,陳維政把水楠木弄成三米一截,連主杆帶大枝,一大堆,數百方木材,堆在山谷口,回到實驗區後,請了一輛大裝載機,兩輛大平板車,拉回陳村。

看到陳維政在村口廣場卸木料,十八爺出來了,問陳維政從哪裡弄來這麼一大堆的水楠木,準備用來做什麼。陳維政說先準備著,等到做新祠堂時好有得用,十八爺說這個木用來起房子浪費,陳維政問他做什麼好,他說最好是做棺材,陳維政說,讓維剛選一根最好的,給十八爺做棺材,好不好,十八爺說,他們才不會幫我做,他們是國家幹部,要推行火葬。陳維政說,我不是國家幹部,我幫你做。十八爺說,行!陳維政讓十八爺統計一下,村裡需要做多少楠木棺材,好統一安排,把十八爺樂得鬍子一翹一翹,走了。隨後的村書記寶良伯對陳維政說:“我堅持了十幾年,推行火葬,這回好了,被你小子一腳踢到解放前。”

“也不是我說你們?”陳維政說:“你們那些都是形式主義,我爺是火化的,可回來不照樣葬地下,佔地用土跟土葬的有什麼兩樣,還多花一份火葬的錢。過去火化是殯儀館效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