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2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一起同喜同喜。

陳維政和區傑的客氣贏得了大家的衷心祝賀,每個人都是不帶重複的好話,做這個行業的人們語言相當豐富。

好事,就想聽好話,有人說,好話都是虛的,人活著又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聽好話。

龍江邊臨江路面向龍江,風景優美,江風撩人。一年多來,這裡成了慶山的小資一條街,開了幾家小咖啡店,幾家小特色菜店,還有一些油茶店,還有一些功夫茶館和麻將館,稀稀拉拉的開了半條街,辦好證的四個人,決定來這個小資一條街慶祝慶賀,這一回,連開始有點小反應的阮蕾也沒有反對,只是要求不搞太油膩就行。

劉懿說,還是吃油茶吧。

過去,在慶山縣,只有深山原居民才打油茶。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幾個外地來的幹部,翻山越嶺去到大山深處搞四清三分之一,走得又累又餓,正好見到一家人在打油茶,就走了進去。山裡人只要有人打茶,你隨時都可以去喝,不必客氣,這是山裡人的規矩。

頭一碗,直接把幹部給澀翻,苦而鹹,裡面只有很少的一點炒老玉米,油茶說得好聽,以油開頭,但是這個茶里根本就沒有油,當時太窮,過年殺一頭豬煉的油要吃一整年,一般捨不得放油。

主人看到幹部的樣子是餓了,遞過一些烤紅薯,讓他們用油茶送烤紅薯。幹部們發現,這樣一配合吃,情況就完全不同,紅薯甜而面,即使空口吃都很不錯,何況還有濃濃的茶湯。二碗茶就不同了,澀味已經在第一碗釋放,餘下來就是一股香味,是茶葉的香還有老薑的香,還有山裡野生老蒜的香,幹部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香味,幾大口,把第二碗送了下去。兩碗油茶加上兩個大紅薯,餓感沒了,接下來的第三碗才是真正品嚐的時候,滑、清、鹹、微苦,茶湯清醇,清香撲鼻。還沒讓幹部吃夠癮,四道茶過,收拾碗碟。

主人告訴幹部,現在沒有什麼料子送,秋收了,收了糯米,就可以做炒米,那時候,油茶的味道更好吃。

有茶葉,有紅薯,能頂餓,能品嚐。幹部說這樣就已經很好吃了!幹部問主人油茶的來歷,主人不懂,卻告訴了幹部一個事實,山裡無平地,種不出大米,主糧是玉米和紅薯,還有少量的黃豆花生、高粱木薯。這些雜糧粗而且卡喉嚨,不好吃,好在老祖宗傳下來打油茶的手藝,用油茶來送雜糧,是山裡人的主要食譜。

在紅河,凡是還保留著打油茶風俗的,基本上都是比較偏遠的山區。這幾年,油茶大肆進軍城市,成為城鎮居民餐桌上的新寵。油茶不但在藥理上可以助消化、醒酒、清腸胃、不膩味。主要原料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10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藥理作用。

餐館裡的油茶,與幾十前老山裡的油茶自然不可同曰而語,但是都說明了一點,民以食為天。唯一不同的是當年的簡陋和今曰的豪華。

臨江的小閣樓,擺著幾張小卡座,陳維政們就坐在一張卡座裡。

幾有人上座,服務員也不打招呼,擺上一個燃氣爐,爐上是一個砂鍋,砂鍋裡大半鍋打好的油茶,本地人都知道,這是油茶火鍋底,用來燙菜,也可以喝,只是更濃更有茶味。

這時,服務員送上四碗現打的油茶,陳維政一看,笑了,這也太精緻了,小碗,的確小,跟大一點的功夫茶杯差不多。一碗青褐色的湯上,青的是蔥,紅的是花生,白的是炒米,黃的是脆果,紅黃白青相間,浮在茶湯上,甚是美麗。茶湯下了喉嚨之後更是一股甜味升起,別有一番風味。

阮蕾很熟悉這裡,告訴老闆,要兩斤龍江野生的黃骨魚,一斤店裡自產的嫩豆腐,一藍芫荽香蔥,陳維政請求說:再來點肉吧!區傑也在一邊點頭。

劉懿笑了,說:“你們兩個,哪一餐少了肉?怎麼就吃不膩呢?”

區傑說:“我還餐餐吃飯呢,也沒覺得膩。自從暑假開始,天天早運動,食量大增。”

陳維政說:“吃沒有問題,問題是不能讓吃進去的東西閒著,要化成能量運動出去,不然,積下來的就是肥肉。”

大家深以為然。

陳維政問老闆除了黃骨魚還有其它什麼菜,老闆說有雞,可以燙,還有一些新鮮山羊肉,如果要,按四十元一斤,切片生上。

陳維政要了兩斤山羊肉。

四個人互相祝賀,祝賀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劉懿再也不羨慕阮蕾還沒有成規模的肚皮,反而是阮蕾在珠胎暗結得意之餘有點眼紅劉懿,劉懿太美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