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學者,完完全全的學者。在實驗室裡,他是主角,在社會上,他就顯得力不從心。
開著陳維政的小天際,鄭建一說:“這車不錯,隔音很好,外面的風聲和胎噪基本聽不到,車輛結構也比較不錯,自身的機械雜音很小。”
陳維政聽他說起車,才說:“這車本來是360V的,現在換110V的電機,充電器不匹配,你等會幫弄弄。”
“沒問題,半個小時的事。”鄭建一滿口答應,這事他輕車熟路。
到了防空旅,見到葉逢春,三哥見到他很高興,說正好去吃狗肉。看到陳維政跟防空旅的旅長如此熟絡,鄭建一滿懷感觸,真是能者無所不能。
陳維政把鄭建一介紹給葉逢春,並把鄭建一的想法告訴葉逢春,葉逢春對鄭建一的想法很感興趣,說:“我們有一種地對空,也是電池推動,大小跟長釘相差不大,長一些,更細一些。本來以為這種細長的應該更快,後來發現,雖然比長釘的速度略快,實際還是達不到設計需求,針對現在越來越快的各種飛行器,感到吃力。”
“有沒有教學彈?”鄭建一問。
“不用教學彈,直接給你用練習彈,除了不能爆炸,其它一應俱全,”葉逢春說。
“那太好了!葉旅長你能不能讓後勤幫我安排一間小房子,我就在那裡試,可能要在你們這裡搭夥吃飯,我現在馬上回實驗室搬家,幫陳主任弄一個充電器之後就過來。”鄭建一著急的說。
“急什麼?明天天不亮!大中午的,還有狗肉等著,你不饞?”陳維政說。
“天亮不亮不關我的事,問題你在這裡能有幾天,你回了古宜我跟誰商量,不抓緊這兩天,我會後悔的。”鄭建一說。
“那行,隨你。”陳維政說,知道這些知識分子,拗起來三頭牛也拉不回。
“稍等一下。”葉逢春說:“貴五,你去安排後勤處給鄭研究員一個辦公室,調幾個長箭地對空導彈的維護人員做鄭研究員的助手,跟旅部一起吃住,安排勤務人員。叫一輛依維柯,幫鄭研究員搬家。”
“是。”葉貴五,葉逢春的勤務兵。據說,他老子當年就是葉天生的勤務兵,現在是莊園的管家。
鄭建一拿著陳維政的充電器跟著葉貴五走了,陳維政跟葉逢春去吃狗肉,這家的狗肉真不錯,很過癮。可惜就是吃到大半,鄭建一派人送來陳維政的充電器,順便說:一個小時後打實彈,是吃是看隨便,一桌子人全部站起身。
來到靶場,規定高度的實驗空氣球已經升空。進入規定射程之內。這次是發射速度實驗,用的是練習彈,看到幾個領導一身狗肉味進來,鄭建一居然來了句:“也不知道幫我打點包來。”聽到這話,葉逢春直接就喊貴五去再炒一鍋。
陳維政可以說完全不懂導彈發射,偏偏鄭建一硬要把他當成專家,什麼都跟他商量,弄得他一臉苦樣。
發射全部就緒,各種測試資料收集器都安裝到位,各部門也都進入安全位置。鄭建一在防空大棚中坐下,並不看準備發射的導彈,不知道是擔心還是心裡沒底,不敢看。
發射負責人一聲令下,導彈騰空而起,快若閃電,還沒等人反應過來,已經命中靶旗,繼續上衝,兩秒後掉頭墜落,兩輛越野摩托朝墜落點開去。
觀察員說:“命中,偏高一個單位。”
導彈發射負責人說:“按常規拋物線測定,在五千米時應該回落,所以打高一個單位,這個彈動力好,五千米時還能保持上升速度,就打高了。”
遠端觀察報告有效射程,九千米,然後回落。
相關資料顯示,中靶時間1。7秒,射速每秒2940米,比之前本彈的每秒1680米的速度提高75%,有效射程增加3500米,增加63%。九千米之內可以進行有效制導打擊。
葉逢春走到鄭建一身後,拍拍他的肩頭,說:“鄭研究員,成功了!”
鄭建一說:“我有點怕,畢竟是從未用過的動力,這是第一次實驗,謝謝你葉旅長,你的戰士真勇敢,打得也準。下一步要考慮統一化和標準化,我必須經費才是,這些經費都是陳主任給的。”
“我知道,我會把今天的實彈演習結果向軍區參謀部彙報,請求專項研發資金。你放心,在專項資金下撥之前,所有費用由防空旅負責。”葉逢春說。
落地殘骸拾了回來,支離破碎,零亂不堪。鄭建一仔細檢視,滿意的點點頭。
“我還能灌注十套電池,之前陳主任給我的原液就沒有了,陳主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