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1 / 4)

小說:功高權重 作者:理性的思索

這時,一個團級軍官認真彙報道:“接到上級下達的相關命令後,我們邊防部隊就派出偵察兵對邊境二十公里以內的敵情重新進行了梳理。就目前偵察到的具體情況匯總如下:在一號地區,發現了越軍營級單位兩個,小型彈藥儲存地五個,營級彈藥庫兩個,連指揮所五個,營指揮所兩個,炮兵陣地一個。其中,連指揮所明顯是臨時的,隨時有可能轉移,營指揮所也不固定,而炮兵陣地因為封鎖嚴密,我們無法判定具體位置,只知道大致方位。在二號地區……”

郭拙誠聽了這些明顯不具有打擊價值的目標,心裡不以為然,目光在地圖上掃描著。

等那名軍官彙報完,參加會議的錢老看了郭拙誠一眼,向寧軍長問道:“寧軍長,有沒有縱深一點的目標,大目標。我記得當時上級的要求是深入越南五十公里以上,是不是?”

寧軍長還沒有說話,旁邊一個姓廖的師長代替寧軍長回答道:“是的,上面的通知是這樣。但是,五十公里以上的敵情我們暫時還沒有收集全,從派偵察兵進入到他們安全的回來,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這還不能保證找到有價值的資訊。我手下的三個團已經先後派出了五個偵察小組,目前回來了兩個,其中一個小組犧牲了三名同志。因為越軍突然加強了戒備,我們的同志沒有摸清對方的情況。現在我們正組織力量了解越軍為什麼突然加強了戒備,擔心他們正在進行針對我們的行動。錢老,郭顧問,實在對不起。”

雖然嘴裡說對不起,但臉上的神se一點內疚的表情也沒有,甚至還有一絲悲慼。

廖師長之所以代替寧軍長回答,是因為寧軍長是上級首長,不可能管具體的任務執行。具體執行任務的是師級、團級軍事單位,而且具體細化的時候,很多工很可能是營、連甚至排級單位去完成。

現在一個師長能回答得這麼情況,足以說明部隊對這件事的重視了。寧軍長出現在這個小鎮,完全是根據官場上流行的官場潛規則——領導幹部對等接待——過來接待錢雪森等人的,否則的話,他這個級別的幹部是不可能在這裡出現的。

對於廖師長說的他們沒有完成任務,郭拙誠等人都沒有說什麼。就算他們不是軍人,他們也應該知道五十公里縱深內的敵情可不是這麼容易蒐集到的,作為偵察兵不可能真的如電影裡面說的那樣大搖大擺地走在公路上。

他們必須穿山涉水,躲藏在密林深處,只有在深山老林裡找好了藏身之處,尋找好了退路,他們才會如老鼠式地伸出腦袋來,一小步一小步地偵察敵情,瞭解敵情並分辯其真偽,在敵人還沒有發現他們之前迅速撤離,否則隨時有可能被對方消滅,刀槍不入只生不死的偵察兵是不存在的。深入敵境的偵察兵無論是行走還是休息,都要繃緊神經,不但要擔心敵方的搜捕,還要提防地雷、毒蛇。

可以說,偵察兵的行動是非常危險的,往往預示著死亡。是以敵我雙方都儘量少派自己一方的人員過去,除非萬不得已。而且讓軍事主官鬱悶的事,派出的人必須是部隊的jing英,否則一般計程車兵過去更是與送死沒有兩樣,可這些jing英一旦犧牲,對部隊的損失可不是一點點,可以說每次派出偵察兵幾乎相當於賭博。

五十公里的縱深說遠不遠,但說近也不近,地圖上五十公里的直線距離,真正走的時候則遠遠超過這個距離,很多時候都是成倍增加,繞來繞去也許來回距離達到二三百公里,而且他們走的往往都是別人不走的崎嶇小路、懸崖峭壁。

廖師長說三天時間這是往最短的時間說的,一般都要五天甚至更長。而在這五天時間內,敵情變化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當然,也不是沒有幸運者或者說膽大者,他們或化妝或挾持,僥倖得手時可以利用敵方的或平民的交通工具快進快出,但這種偵察兵和這種幸運的事很少發生,一般出現也是在戰時混亂的時候。一旦出現可以堪稱傳奇,可以拍成電影寫成小說了。

旁邊一個科學家感嘆地說道:“如果我們有美國那種無人機就好了,直接飛到越南的上空,將他們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

一個軍官搖頭道:“也難說。無人機飛在高空,照片上顯示出來的影象很不清晰。如果敵人稍加偽裝,那更是看不出所以然了。……,我們已經收到了上級轉過來的一些衛星照片,但看了也是白看,黑糊糊的一遍不知道是什麼。”

確實,現在中國的衛星航空攝影技術並不成熟,雖然已經發she了偵察衛星上天,但試驗的xing質居多,對實戰的幫助意義並不大。還有就是中國現在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