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部分(2 / 4)

小說:功高權重 作者:理性的思索

他感覺華威通訊集團公司的這個發展速度還是太慢。因為他知道目前的光纜傳輸速度還是渣渣,一對光纜的傳輸速度還只有34兆,只能容許三千多條電路同時傳送,而前世的長途傳輸電路動輒就是幾百兆,幾個g,甚至幾個t。相對應的就是能容許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同時通電話。當然,那個時候電話所佔的頻寬已經大大降低,佔據頻寬最主要的不再是個人與個人通話資料而是計算機通訊所產生的通訊資料,是大量的影象資料。

郭拙誠問道:“你們公司在其他地方的通訊建設情況怎麼樣?”

任政斐說道:“我們現在同時在全國十六個地方開工建設程控交換機。除了瓊海島,我們建設速度最快的是在滇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深圳開發區。這兩個地方都已經建設了長途匯接局,都建設了c4局長途局,c4局下面的交換局也在全面鋪開中,估計到十月一日前,這兩個地方的程控交換機改制都會完成。與瓊海島這邊一樣,在程控交換機改制的時候,我們還幫助當地電信局進行光纜建設。”

郭拙誠問道:“你們現在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任政斐回答道:“就是缺人,缺錢。”

郭拙誠笑了笑,說道:“企業發展一般都缺這兩樣。你能不能說具體一點?”

任政斐心裡一喜,知道郭拙誠來這裡的目的可不是如其他地方領導一樣來調研的,只是聽取彙報,或者為他們解決一些在瓊海島遇到的困難。顯然,郭拙誠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華威通訊集團公司在瓊海島遇到的困難,而是解決它在全國的遇到的困難,郭拙誠的著眼點不在瓊海島這一個彈丸之地上。

想想也能明白,連華威通訊集團公司都是在郭拙誠的干預或者說是郭拙誠一手創立的,無論是任政斐還是陳盈科都是郭拙誠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郭拙誠就沒有他任政斐、陳盈科的現在,就沒有華威通訊集團公司的存在,他怎麼可能不幫助他們解決全域性性的問題,怎麼只可能幫他們修修補補呢?他一定為華威通訊集團公司思考了很多。

任政斐與陳盈科相互對視一眼後,說道:“郭主任,現在雖然還不到數字程控交換機大發展的時代,很多單位和地方都在觀望,都在權衡將傳統交換機換成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經濟利弊,中國如此,西方發達國家也是如此,但我們相信數字程控交換機將取代是必然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數字程控交換機將呈爆炸式地增加並普及,這是你之前經常對我們的說的,以前我們聽了之後雖然認同,但沒有現在這麼有切身感受。

透過這段時間的發展,我們現在完全相信了你的說法,也就是現在已經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加快步伐,必須按超常規發展的方式來發展我們的數字程控交換機、數字光傳輸系統。這樣一來,我們之前的規劃就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了。數字程控交換機的製造能力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們的企業的發展。

我們必須加快工廠車間的建設,必須將生產車間擴大十倍甚至幾十倍。這需要大量的資金,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需要大量的專家……,這些,我們都無法辦到,也不是我們一家企業能夠辦到的,我們需求政府幫助我們。”

郭拙誠心道:任總,我可是等待你們好久了,早就希望你們拿出大動作來。今天你們總算沒有讓我失望。

第1142章最大的支援

郭拙誠心裡道:當陳盈科還在主管通訊裝置研製的時候,我就希望他能拿出大氣魄來,可惜這傢伙的心思全都用在技術研製上,都在追求產品效能的精益求精,對市場開發、拓展幾乎沒有興趣。)他認為產品的效能不好,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就不能推廣到市場上去,導致交換機的生產規模遲遲得不到擴大。現在你來了,總算開始將公司推上快速向外擴充套件的車道,好啊。

他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們公司怎麼規劃你們的工廠建設?怎麼佈設你們的工廠?年生產量為多大?”

任政斐早已經胸有成竹,聽了郭拙誠的問話,他張口就說道:“我們準備在瓊海島、京城、滬海市建立三家交換機大型生產車間,在深圳、滇南開發區建設光傳輸裝置。我們計劃在五到十年內將交換機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五十萬使用者線,將光端機增加都五千端臺以上。”

郭拙誠否定地搖了搖頭,說道:“不行!”

任政斐、陳盈科一愣,不解地看著郭拙誠:這麼大的量還夠嗎?

郭拙誠身邊的一個官員也搖了搖頭,臉上還露出一絲譏諷。

看到這絲譏諷,任政斐這才明白什麼意思:郭拙誠顯然不是不滿意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