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敘情 作者:誰與爭瘋

“春,你會枯萎嗎?”我膽顫地問。

“不”,春笑著回答,你失去的只是春天裡的一朵花,但我還是屬於你

第八節 秋之韻

我一直認為,秋是個奇妙和季節,有它獨特的韻致。

看那疏柳和風漸漸變得蕭瑟,看那潤花夏雨漸漸變得瀟瀟,再加上枯樹枝頭露出的那灰藍的天空與不甚明亮的太陽,這就是秋,一如本是虹橋花路風和日麗的人生遭遇挫折,步入灰暗的港灣。

天行有常,年年秋季如約而至。人生之秋也同樣不可避免。既是如此,我們就應坦然地面對人生之秋,坦然地面對這個季節裡的痛苦。

我願意笑面秋天,古往今來,老木、寒雲、歸鴉、衰葉,這就是無數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天,真可謂悲哉,秋之為氣“秋有它獨特的景物,若只盯著那個蕭瑟淒涼的一面,這個季節裡的痛苦便會被自己放大。我不迴避痛苦,因為有明淨高爽的藍天,淺淡悠閒的白雲;因為有蘆花飛白、楓林染赤的景緻;因為還有前人”我言秋日勝春朝的高致……笑面秋天,才能不去無意地放大痛苦,才會用詩情與智慧將秋之景塗為深沉激動的美麗畫卷。

我願意靜觀秋天。我想念,無論處於生命何季,都應該保持一顆冷靜之心。放浪形骸、自甘沉淪會苦,堙沒自身於這處季節的痛苦之下。堅守沉靜之心,利用這個季節獨有的靜謐,不墜青雲之志,不移白首之心,從事人生的反思與總結,豈不快哉!任清風明月,鬆弛一下困擾的神經;讓淡雲清流,滌盪一下汙染的心靈。去登東皋舒嘯,臨清流賦詩,窺谷忘返,望峰息心……靜觀秋天,才不會堙沒於自己放大的痛苦之下,才會為人生的下一段歷程充分醞釀。

我願意在秋天有所作為。僅盯著一己之痛,痛苦自然會被自己放大。想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胸襟,還有那“曾經秋肅臨天下,也遣春溫上筆端”壯舉,還有那“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作為……不要將眼光侷限在個人的哀痛上,去拓展視野,放寬胸懷,你會感到處在這個季節的神聖。

處於人生之秋,若一味地放大痛苦,只會成為那隨風飄落的秋葉;若勇敢地笑面秋天,積極地勇於作為,你會成為枝頭那經霜後的紅果。

有位作家說過,秋天是有成績的人生,絢爛多彩,似朦朧而實清明,充滿大徹大悟的味道。我想,這就是秋之韻。

第九節 一蓑煙雨任平生

獨自躑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於夜色仍明的街頭,你是否在為生活的不順而將痛苦放大……其實人生中挫折與痛苦時常有之,但調整好心態,以正確的方法面對挫折與痛苦,才能快意人生。

挫折是人生的常態,遭遇挫折不應一味放大痛苦讓其充塞心靈,應學會調適心絃,坦然面對。晚年遭受貶謫的蘇軾面對人生的挫折,平和的吟出一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煉了東坡的豪放詞風。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無顔面對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內心痛苦鬱鬱而終,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個為民寫史的華夏史官,《史記》永表後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卻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與理智為自己折了一隻船,將自己擺渡到宇宙,與那”黑洞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可見遭遇挫折時以一顆平和的心正視以減輕痛苦,不但不會使人生陰晦,而更能在踐志後迎來人生的柳暗花明,併為社會為歷史作出自己的貢獻。

其實,翻開史冊,遭遇挫折便將痛苦放大因此鬱鬱而終者亦比比皆是。伯夷叔齊采薇而食終餓死南山,人皆稱其節義,我獨見其固執頑冥,不知事國實為事民的道理,讓易朝之痛奪去生命;視屈原為偶像的賈誼,屈於長沙,日日咳血,知子歸啼血,終於鬱悶而終……他們的事例,讓人聞之不禁扼腕,若是在挫折面前,能坦然面對,以曠達的心及時調適,戰勝痛苦,風流才子又何以至此!

往事越千年,你我已無法去改變,而平凡的生活中人們面對人生的挫折,而表現出的坦然亦值得慰藉心靈。那扇著扇子趕著蚊蠅的小販與同行的調侃,那滿手油汙的修腳踏車師傅的送給顧客的問候與微笑,那清晨騎著腳踏車送牛奶的人口中傳出的有力的哨聲……都讓我們感到親切而溫暖,他們的生活中有著多少的不堪重負,會遭遇多少挫折與痛苦,但是他們依然匆匆,像懸崖邊的樹告訴你我這如草芥一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