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聲音,此刻便驚歎,人間卻有如此的曲調,但用心去聆聽,卻又認為它是一種極妙的歌調;驟然間,彷彿天地萬物都已靜止,僅聽這旋律讓人不思而解,莫大的心事之愁,瞬間都已隨波逐流而去,欲睜眼再望世界,又回到了現實中;這下雙手拍大腿,痛快。
捨不得回家了,難道我是依戀上了這天然景觀,不敢說其中之奧妙,但論其中之美妙;那雨天的味道,該蘊涵有多麼大的力量,衝擊和洗刷著我們年幼的心態。
問心聲,人生幾回機遇以何物可得此爽朗?答曰:雨味!
第十二節 無意
無意
同一種死文字拼命的感覺是收穫,也是一種自殘的行為。
恍如瞬息的告別,覺有瀕臨死亡時的恐懼,心思再次作怪,攪拌著我的生活,思量中……
似平日一樣的生活方式,面對著案上的書籍,面對著熟悉的人的面孔,面對著周圍的環境,一切竟是如此平常,感喟著無奈的心懷,所有的事物都經過了大腦的過濾,剎時間變成了稀碎的粉末。
其他的事情我早已拋開了,只想做好我分內的任務,也許是累了,一有空就會到家附近的曠野,乃是一片不毛之地。無意的看著“古老”的風景,無意地想著是是非非,更是無意地踱步著。認為累是種可悲的事情,往往都是心累,體不累;我好想把自己看做是心理勞累啊!只想讓狂風侵蝕著我的軀體,只想讓烈日無情地燃燒著我,並非有荒廢時間的意思,更不是想毀滅自己的生命,而是想無意地做一切事。
天氣憋悶,使我有點快要窒息的感覺,心像被一塊巨石壓著,忘不了一時間的痛苦,也忘不了世人給我帶來的漠然,像是一個沒有了水分的水果,漸漸逝去光滑的表層,果肉也快要萎縮;可能距離死亡還很遙遠,渺茫的心際不停地感悟著往事,有昏庸無為、有積極向上,但此時的我卻只想無意的把它編成故事單獨地講給自己聽,讓自己感覺到一種慚愧,我想這也是唯一一種能找回自我的方式了。
其實,也不必想得太多,不過,有的時候,我會獨守相思,能夠安靜地數落著我所做過的和沒有做過的,總結一番近來的一切,即使與我無關緊要,我還是要無意地去看看、想想,如果真的有可值得珍惜的,還是會把它珍藏起來,細細品味一下!記憶中,兒時的歡笑是最甜的日子了,雖然早已失去,但殘餘的片段在心中浮現,演繹著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毛頭小子,但此時一回想,還是會無意地笑。
無意,混入思想輪迴隧道旋轉,從真情到真意,從真意到無意,整個過程是那麼難熬,但仍然無意地揭開生活的瘡疤,欣賞著殘忍的美麗。
我欲在前方尋它千百度,那人卻是活在無語、無影、無意中。
第十三節 觀自觀人,亮麗生活
世界多姿,人生多彩,擁有雙目,當坐觀世界,盡覽人間;自我審視,慧眼辨人,方能生活得瀟灑快樂,輕鬆悠然。
K君是個評論家K君者,K市人也。自幼善談吐。常觀鄰里鄉事,而後大發其辭。鄉人無不讚其才華,敬其論調。
每到年頭節尾,鄉人相約入市,觀看賀戲,K君自然在其中。
及入市,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讓K君滿目繁華,於是乎,他便發揮個人特長,於市之一角,設臺發論。上論三教,下論九流,左論同行,右談陌生。當真可謂論辯驚人。
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正當K君大發議論之際,人群中,一位老翁問曰:“K君,久聞大名,容老朽一問,君坐論他們,何不論君自身?君自認完美嗎?”K君驚聞,忽然面色通紅,啞然而立。
和尚與元帥山路蜿蜒,樹木蔥蘢。
“深山藏古寺,初日照高林”。一個寺院中,一位和尚身著僧衣,面目嚴肅,靜望蒼山。他,是在悟禪,是在靜思自己的過去吧!他著眼於己。
一位大帥慕名來訪。入寺後,大帥問曰:“禪師今日可又悟出了何等至理?鄙人來訪,所為即事。”和尚平靜地說:“老僧近日朝觀山色,夜覽霧雲,於此境之中,悟出一理:靜心方能養神,自修我身。”大帥笑曰:“禪師之言,不無道理。然,依鄙人看來,稍有偏見。”老僧面色柔和,悠然問道:“何以見得?”大帥答道:“大師所悟之理,重在修養自身,只著眼於己,而本帥統領天下兵馬,坐看天下大事,揮師縱橫,保國衛家,本帥自認,大丈夫唯有放眼天下,著眼於天下百姓,才是正道。而於自身功名利祿,則毫無期重。所以,本帥著眼於天下百姓,以著眼於自我德行;而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