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俗眼看史記 作者:九十八度

部長工作,《史記》記載:〃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

第三部分 第54節:蕭何:知我者,謂我心憂(3)

漢二年,當劉邦正率領各路諸侯攻打楚軍時,蕭何留守關中侍奉太子,治理櫟陽。他在後方忙這忙那,又制定法令,又建立宗廟社稷等辦事機構,還管理戶籍人口,徵收糧餉,由水運供給前線軍隊。當聽到劉邦棄兵遁逃的訊息時,便趕緊徵發關中計程車卒以補充前線兵員的短缺。可謂日裡萬機,這幾乎成為一個優秀總理的必備冠冕。

漢五年,劉邦殺死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接下來面臨論功行賞的問題。然而群臣爭功,一年多過去了,分封都沒有決定下來,效率夠低的。原因是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想封他為酇侯,賜予他最多的食邑。但是群臣們不服,他們說:〃我們在戰場上冒著生命的危險與敵人拼殺,多的身經百戰,少的也交鋒了數十回合。而他蕭何不過是動動嘴皮子,武文弄墨,功勞怎麼能與我們相比呢?〃誰知劉邦竟然為此生造了〃功人〃與〃功狗〃兩個名詞。他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於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意思是:你們是披鎧帶甲,但是你們不過是那追趕獵物的狗,而蕭何才是指示那狗的人,當然是蕭何更高明。群臣們聽了,心裡都很不高興。劉邦又補充到:〃而且你們不過是三兩人為我作戰,蕭何卻是全族為我效力啊。〃至此大臣們才不再說什麼。

終於大家都受了封,待到排位次時又起了爭執。群臣們認為曹參身上受了七十多處傷,立功最多,理應排在第一的尊位。但是劉邦心裡還是想把蕭何排在第一,只是之前已經害得大家不高興了,若再觸犯,恐怕不好。正拿不定主意,這時關內侯鄂千秋進言說:〃群臣們的議論都錯了,像曹參那樣勇猛善戰,也只是一時的功勞。而你與楚軍相持了五年,常常遇到挫折,要不是蕭何坐守關中,你怎麼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呢。你失軍亡眾的時候,是蕭何為你徵集候補兵員,這些都不是陛下你下命令讓他做的,但他都能及時想到,多次趕上你丟失部下的緊急時刻。軍隊無糧,蕭何便從關中運來。陛下雖然多次丟失山東的大片土地,而蕭何總保全關中等待你,這都是萬世不朽的功勞啊。怎麼能以曹參的一旦之功凌駕於蕭何的萬事功勞之上呢?可見還是應當把蕭何排在第一位,曹參次之。〃這些話正好說到劉邦的心裡去了。劉邦當即大喝一聲:〃好!〃於是如願以償地封了蕭何為〃開國第一侯〃。鄂千秋的馬屁也算是拍著了,自己也得到了加封。而他說的那番話也可以當作蕭何被授予〃金牌後勤部長〃榮譽的頒獎詞了。

蕭何沒有韓信的叱詫風雲,沒有張良的仙風道骨,可以說他是最接近平民的人。他的工作沒有其他二傑出頭露面得多,更沒有他們的光鮮亮麗,但是沒有他的幕後支援,又怎來舞臺上的精彩登場?

第三節我是人力資源專家

如果朝廷裡也舉行頒獎晚會的話,那麼蕭何一定將是晚會上的大贏家,拿獎盃定要拿到手軟。他在輔佐劉邦時,展現出來的另一大才幹便是慧眼識英雄。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之前識出劉邦混混外表下隱藏的天子之相,已證實了自己非凡的眼力。後來又看中懷才不遇,出身低微,曾遭胯下之辱,又受眾人質疑的韓信,而且上演了一出〃將舉薦進行到底〃的好戲。

一日韓信往見蕭何,韓信剛到堂下,蕭何便已站到門外來迎接他,引他入堂內卻不讓座,只站著聊天。蕭何說:〃久仰大名,幸今相見。〃韓信卻氣勢洶洶地說:〃本來我聽說你們漢王聖明,丞相賢達,所以我不辭千里而來,誰知你們不過如此,我還是回我的老家去吧。〃蕭何有點著急地說:〃如今才見得一面,你怎麼可以以貌取人呢?〃韓信說:〃你連待客之禮都不懂,還充當什麼賢達的丞相那?〃蕭何這才意識到他還讓韓信站著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情,於是延請他上座並且作揖道歉:〃是我無知,失禮了,望恕罪恕罪。〃韓信看這蕭何為國求賢,倒是十分真誠,於是表示願意效力。蕭何連忙拱手相問天下之事:〃願賢士論天下之形勢,決天下之安危,明天下之治亂,審天下之強弱,然後天下可圖也。〃好一個一連串的〃天下〃,韓信也激動了起來,對此發表了長篇大論。蕭何深以為奇,越想越覺得他是破楚元帥的最佳人選,夜裡高興得都睡不著覺,典型的〃憂天下之憂〃、〃樂天下之樂〃啊。人民有這樣的好總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第三部分 第55節:蕭何:知我者,謂我心憂(4)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