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不能以偽致真也。上古之人,有神荼、鬱壘者(4),昆弟二人,效能執鬼。居東海度朔山上(5),立桃樹下,簡閱百鬼(6)。鬼無道理,妄為人禍,荼與鬱壘縛以盧索(7),執以食虎(8)。故今縣官斬桃為人(9),立之戶側,畫虎之形,著之門闌(10)。夫桃人非荼、鬱壘也,畫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畫效象,冀以御兇。今土龍亦非致雨之龍,獨信桃人、畫虎,不知土龍。九也。此尚因緣昔書(11),不見實驗。魯般、墨子刻木為鳶(12),蜚之三日而不集(13),為之巧也。使作土龍者若魯般、墨子,則亦將有木鳶蜚不集之類。夫蜚鳶之氣,雲雨之氣也。氣而蜚木鳶,何獨不能從土龍?十也。
【註釋】
(1)鉤象之石:指象牙。
(2)神靈:神奇而靈異之物。此指神祇。在天為神,在地為祇。象:虛象,幻象,徵兆。王充認為,國家或個人將有吉凶之事,事先都會有某種徵兆出現。參見本書《訂鬼篇》。
(3)據文意,“八”字應移至“致真”下。
(4)神荼(shēn shū伸書)、鬱壘(lǜ律):亦作“荼與鬱雷”。傳說中能治服鬼的神,後遂以為門神,畫像醜怪兇惡。本書《訂鬼篇》曾引《山海經》文,東漢蔡邕《獨斷》、《後漢書·禮儀志》均有記載。
(5)度朔山:傳說中的山名。
(6)簡圖:檢視。
(7)盧索:盧,《風俗通義》、《太平御覽》八八三、一千並作“蘆”。蘆索,蘆葦制的繩子。
(8)食:通“飼”。喂。
(9)縣官:參見34·10注(3)。這裡指漢代皇帝。
(10)門闌:門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