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6·3殷太戊(1),桑穀俱生(2),或曰高宗(3)。恐駭,側身行道(4),思索先王之政(5),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6),明養老之義。桑穀消亡,享國長久(7)。此說者《春秋》所共聞也(8)。水災與桑穀之變何以異?殷王改政,《春秋》攻社,道相違反,行之何從?周成王之時,天下雷雨(9),偃禾拔木,為害大矣。成王開金縢之書(10),求索行事(11),周公之功(12),執書以泣(13),遏雨止風,反禾(14),大木復起(15)。大雨、久湛,其實一也。成王改過,《春秋》攻社,兩經二義(16),行之如何?
【註釋】
(1)殷:朝代名。第十代商王盤庚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建都,因而商也被稱為殷。太戊:商代君王。甲骨文作大戊、天戊。任用伊陟、巫咸治理國政。商代稱為“太宗”。(2)桑穀俱生:參見7·5注(1)“桑穀之異”條。
(3)高宗:殷高宗。參見7·5莊(1)。
(4)側身:傾側身子,形容憂懼不安的樣子。
(5)思索:此指考慮並努力實行。
(6)逸:隱遁。逸民:亦作“佚民”。遁世隱居的人。這幾句話參見《論語·堯曰》。
(7)享國:統治國家。以上說法王充曾在本書《異虛篇》中加以批駁,可參見。
(8)當作“此說《春秋》者所共聞也”。上文“論《春秋》者,曾不知難”可證。
(9)下:當作“大”。形近而誤。本書《感類篇》亦作“大”。雨可言下,雷不可言下。
(10)縢(féng滕):封緘。金縢:金屬裝束的匣子。金縢之書:傳說有一次周武王病重,周公作冊書祈禱祖先,請求代替武王去死,事後,史官把禱文藏在用金屬封固的匣子裡,因此叫“金縢之書”。後被收入《尚書·周書》中。
(11)行事:歷年往事。
(12)“周”字前當有“見”字。本書《感類篇》:“見周公之功”可證。審上下文義,當補。見周公之功:指周成王從周公願代替武王去死的禱文中看見了周公的功績。(13)執書以泣: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周公攝政。三監散佈流言,中傷周公,勾結殷商遺民背叛王室,周公東征,平定了叛亂,成王仍然懷疑周公。後來見到金縢之書,翻然覺悟,出郊親迎周公。(14)反禾:指倒伏的禾苗又恢復原狀。
(15)復起:指被連根拔掉的大樹又復立起來。以上事參見《尚書·金縢》,王充曾在本書《感類篇》中加以批駁。
(16)兩經:指《尚書》和《春秋》二書。
【譯文】
殷代太戊在位時,桑樹穀樹忽然一齊生長在宮廷中。有人說此事發生在殷高宗的時候。殷高宗驚恐害怕,惶惶不安地執行天道,思索執行先王的政治,復興滅亡了的國家,接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起用被遺落了的隱士,發揚奉養老人的道理,桑樹穀樹就消失了,國家就長治久安。這是解釋《春秋》的人所共同知道的事情。水災與桑樹穀樹的變異有什麼區別呢?殷王改變政治,《春秋》上攻擊土地神,與道理相違反,應當遵循哪一種做法呢?周成王的時候,天降大雷雨,禾苗倒伏大樹被連根拔起,造成的災害很大。周成王開啟金縢之書,搜尋歷年往事,看見了周公的功績,手捧周公祈禱的冊書流淚悔過,遏止住了風雨,禾苗復原,大樹又立了起來。大雨和長久的水災,其實是一回事。周成王改正過錯,《春秋》上攻擊土地神,兩種經書兩種說法,按照哪一種說法執行呢?
【原文】
46·4月令之家(1),蟲食谷稼,取蟲所類象之吏(2),笞擊僇辱(3),以滅其變。實論者謂之未必真是(4),然而為之,厭合人意(5)。今致雨者,政也,吏也,不變其政,不罪其吏,而徒攻社,能何復塞(6)?苟以為當攻其類,眾陰之精,月也。方諸鄉月(7),水自下來。月離於畢(8),出房北道,希有不雨。月中之獸,兔、蟾蜍也(9)。其類在地,螺與蚄也(10)。月毀於天(11),螺蚄舀缺(12),同類明矣。雨久不霽(13),攻陰之類,宜捕斬兔、蟾蜍,椎被螺蚄(14),為其得實(15)。蝗蟲時至,或飛或集。所集之地,穀草枯索(16)。吏卒部民(17),塹道作坎(18),榜驅內於塹坎(19),杷蝗積聚以千斛數(20)。正攻蝗之身(21),蝗猶不止,況徒攻陰之類,雨安肯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