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門。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估計有30門庫存)、130毫米100門。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00門。迫擊炮:81毫米5000門、120毫米1500門、160毫米700門。地地導彈:“普里特維”短程地地導彈發射架45部。無坐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300門。高炮:23毫米400門、30毫米20門、40毫米3200門。地空導彈:SA…6型180部、SA…7型620部、SA…8B型50部、SA…9型400部、SA…13型145部、SA…16型500部。其中近50萬的部隊被巴基斯坦死死地拖在克什米爾地區,而其本土防禦最低不得少於60萬,因此,若在東線與我開闢第二戰場,那麼印軍目前能動用的兵力不足50萬人。這還不把印軍艱難的聯勤保障算在內。因此,如果僅僅是印軍的話,雖然我們僅是他們的一半兵力,但我還是有完全的信心打贏這場戰爭。但現實並不是這樣,到目前為止,美國的101空降師,72山地步兵師和英國的皇家42山地師,180空降特戰師已經秘密在印度西里古裡市集結,另有其它國家的10個師近10萬人的部隊正在向印度開進。至於還有沒有後續部隊繼續增援,這個目前還沒有收到這方面的情報,但我肯定的是,一定會有的。”
寧星似乎有些激動起來,第一階段的戰爭,雙方就將投入了近100萬的兵力,雖說在日本戰場上也有指揮過大大小數十場的海戰,但,畢竟兵力有限,而且海戰中基本上都是靠的飛機、導彈、重炮進行遠端打擊,而這一次,在這陝小的地域裡,近100萬的大兵將進行血與火的肉搏戰,而這一切的主導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他將努力一步步地引導著整個戰役向著自己設定好的程序發展下去,絕不能出一絲紕漏,否則那將是一場最為沉重的打擊,毫不誇張地說,這場戰役要是勝了,那他將指揮著數十萬將士如一把利刃直直插入印度的心臟,要是敗了,那整個西南國土將遭受歷無前列的凌辱,同時,新北約國將透過這個通道進一步的侵犯我國腹地,在戰略上,國家將受於全面被動的局面。
望著那大地圖,寧星突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太重了,戰爭還沒有正式爆發,但形勢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如何才能在最大限度的儲存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取得戰爭的勝利,主戰場的選擇至關重要。在連綿一千多千米的中印邊境線上,高聳入去的喜瑪拉雅山脈如巨人般屹立於天地間,將兩國隔開,無論哪一國要獲得更多的領土,就必須先征服天埑喜瑪拉雅山!那將主戰場放在哪裡呢?寧星將目光留在了中印邊境東面的麥克馬洪線地區,對就這裡,在七十年前,就是在這片不到9萬平方公里的地方,中隊戰勝了印度軍隊,但因為種種原因的考慮,當時的中國高層並沒有戰領這片區域,而是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有些人就奇怪了,對國家這種戰勝了卻還要後退的行為感到不解甚至於憤怒,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中國在領土上並沒有吃虧。
中印62年邊界戰爭前,中印領土爭端涉及兩塊土地,一塊是藏南麥克馬洪線附近,另一塊是位於新疆和印控克什米爾接壤的阿克塞欽地區。兩塊地方有接近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毛主席戰前開會所說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小學課本里寫著哪,連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裡就成了930萬平方公里,憑空少了30萬平方公里,你們不能讓我揹著賣國賊的罪名去見祖先”。戰爭是在東西個爭議地段同時進行的。
一個是東線西藏麥克馬紅線附近。這裡的戰爭是在自西向東的三點進行∶亞東、達旺、下察偶。戰爭後,我軍只是在主戰場達旺一帶後撤了,撤到了戰前實際控制線。但邊防哨所實際是朝印度方面挺進不少,其他地方基本沒後撤。
二是西線新疆阿克賽欽地區附近。這塊地方現分別屬於新疆和西藏,邊界離新德里400公里左右,斑公湖一帶戰前印度有駐軍。這裡的土地爭端涉及土地面積約為21萬平方公里,印度聲稱是30萬,歷史上曾經是屬於印度的克什米爾。為了策應東線麥克馬洪線地區的主戰場的,劉伯誠元帥的提出在這裡開闢第二戰場的策略,以威脅新德里,為談判增加籌碼。
戰後,兩面作戰,我軍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雙方領土實際控制和戰前變化也很大,在中印雙方的領土爭端裡,涉及約30萬平方公里,我們佔著26萬左右,印度在戰爭中沒有達到他們的主張邊界,而且還丟了一些戰前還控制的土地,這是他們一直感到屈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