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3)

探索愛情在生命中的意義,詩在人生中的地位。”研究者的本意在充分評價林徽因詩歌的成就,結果卻將枝葉扶疏的林詩曲解為一株獨苗,與他初衷適得其反。如果統計,愛情題材的詩篇佔林詩比重其實有限,她吟詠最多的還是直接抒發人生感受的作品。她常常會記錄一個細小的生活畫面,如《靜坐》、《風箏》、《藤花前》和《山中一個夏夜》,自然它們不是生活瑣屑的簡單描摹,必能給讀者咀嚼出人生的諸多況味。她有時會記錄一縷難以言說的思緒,如《晝夢》、《題剔空菩提葉》和《八月的憂愁》,而詩人看似抽象的思緒又總附著在形象的畫面上,因此,有時叫你作難,將其歸類為生活的記錄,還是思緒的表達,都不容易。最典型莫如一首《中夜鐘聲》:

鐘聲

斂住又敲散

一街的荒涼

聽——

那圓的一顆顆聲響,

直沉下時間

靜寂的

咽喉。

像哭泣,

像哀慟,

將這僵黑的

中夜

葬入

那永不見曙星的

空洞——

輕——重,……

——重——輕……

這搖曳的一聲聲,

又憑誰的主意

把那剩餘的憂惶

隨著風冷——

紛紛

擲給還不成夢的人。

本來無非常見的人生一瞬,到了林徽因筆下,便營造出濃濃的傷懷氛圍,感人至深。憂煌人所見的夜自然荒涼,荒涼的夜引得人愈加憂煌。詩情景交融,很有意境,近乎王國維所述的“不隔”的標準。中國新詩出現“階梯式”,常人多以為起始於共和國初期的郭小川,他學習瑪雅科夫斯基,由前蘇聯帕來。讀罷林徽因這一首,大概可以說中國此種詩體“古”已有之了吧。沈從文寫於一九三八年的《談朗誦詩》說到詩歌形式問題,已經提到三十年代詩壇,“或摹仿馬雅可夫斯基的體裁的詩歌,兩字組成梯級形的新體裁,盛行一時。”這篇文章批評“革命詩”的同時讚賞了林徽因,可想林徽因可能讀過馬雅科夫斯基的。

林徽因有句詩“我想象我在輕輕的獨語”(《十一月的小村》),她的詩基本上全是獨語,自我對話。她原不是為發表而寫,發表只是應付編輯朋友的索討。難道她是曲高和寡,常感到孤獨?莫非是孤獨,於是才那麼健談?獨處時她異常寂寞,也就異常善感,同時也異常多愁。她說,“沒有情感的生活簡直是死”!她追求完美的生活質量,而現實總是到佈滿缺陷。詩人的情緒難免沮喪,寂寞這個詞反覆出現在她詩裡。儘可說它是個弱點,但不難得到讀者的諒解,況且它的呈現顯得那麼悽美動人。秋天來了,她有許多心裡的話要說,標明感秋題目的詩有《秋天,這秋天》和《給秋天》,題中含有秋意的有《紅葉裡的信念》和《十月獨行》,她還有不少詩篇雖沒有將秋懷明白反映在題目上,說的還都是秋天的話。林徽因的詩歌大都短小,寫給秋天的詩卻相對較長。《秋天,這秋天》七十餘行,《紅葉裡的信念》整一百行,算是她現存最長的兩首作品。(梁從誡先生說,林有一首遺佚的長詩《刺耳的歌聲》,不詳其篇幅。)詩人所患的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或許她覺得自己提前進入了人生的秋天,已經來日無多。但林徽因又不願意承認自己到了人生的冬季,她堅信自己的才華,亟待有一次秋的豐收。那信念正像詩裡寫的:“但(我)心不信!空虛的驕傲/秋風中旋轉,心仍叫喊/理想的愛和美,同白雲/角逐;同斜陽笑吻;同樹,/同花,同香,乃至同秋蟲/石隙中悲鳴,要攜手去;/同奔躍嬉遊水面的青蛙,/盲目的再去尋盲目的日子,——/要現實的熱情再另塗圖畫,/要把滿山紅葉採作花!”這才是林徽因詩作中最為令人感佩的思緒。她珍愛生命,但決不苟且。她寫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算做一次過客在宇宙裡,/認識這玲瓏的生從容的死,/這飄忽的途程也就是個——/也就是個美麗美麗的夢。”美麗豈止是詩人的夢,同樣美麗的是耽於這夢的心靈。

不要誤會林徽因只會專注個人情感的低吟淺唱,她的野外考察經歷,她素來具有的人文精神,使她的筆墨可以投向“太太客廳”的窗外。詩人現存的詩篇僅六十餘首(林徽因生前沒有出版過詩集,直到一九八五年由陳鍾英、陳宇兩位先生蒐整合冊,初次出版了《林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