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培、陳獨秀、彭允彝、章太炎、湯爾和、康有為,列其後近三十人,其中有王寵惠、吳稚暉、李大釗、張謇、顏惠慶、蔣夢麟、傅增湘、章士釗、熊希齡等。(見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六、十七日《晨報副鐫》)看來林長民尚未盡失人氣。他一度被內定為教育總長,他還希望胡適做他的次長。雖然未果,顯然受了鼓舞,大有東山再起之勢。他以蔡元培等“不幹與政治問題為恨”,(見蔡元培致胡適信)那一陣四處遊說,鼓動胡適、顧維鈞、王亮疇眾人,積極組織新的政治團體。然而他的“研究系”痕印太深,又與鄭孝胥等清室遺老走動,已經淪為政治舞臺上的落伍者,當然為更加新派的勢力所嫌忌,終究不能成功。
林長民本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說穿了他還是書生意氣。儘管兼具識見和才幹,卻不諳宦海門道,立身於狡詐多變的政壇而不擅遊刃。一九二五年發生奉直戰爭,局勢莫測。張作霖控制的京津地區叫林長民難以存身,他受段祺瑞牽累,未及深思熟慮,應了關外張作霖部將郭松齡招募,倉促離京起事叛反張作霖。郭松齡非成事之輩,草草舉事,匆匆敗陣。林長民隨郭松齡逃逸,在錦州郊外的荒村小蘇家屯,郭松齡夫婦被生擒,林長民中流彈死於非命。這一年林長民僅五十歲掛零,正值英年。林徽因說父親是她唯一的知己,林長民同樣也說女兒是他的知己。林長民還說,“做一個有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這個相知的父親走得太過匆匆,又是這樣意外地謝世,不能不叫人感嘆萬分。上門弔唁者數百,輿論則褒貶不一,指為逆賊有之,譽為志士有之。老師林白水感嘆,卿本佳人,奈何為賊?非常賞識他的章士釗以“無過鴻毛”藐視。林長民的結局哪裡是一句話一個詞語說得明白的?還是梁啟超的輓聯可謂知人之論:
天所廢,孰能興,十年補葺艱難,直愚公移山而已;
均是死,容何擇,一朝感激義氣,竟捨身飼虎為之。
無論如何,說林長民一生獻於爭取、建設憲制,該是無人質疑的。
附:林長民《一封情書》
仲昭愛覽:
前書計達。未及旬日,乃有不欲相告,而又不忍不使吾仲昭一聞之訊。雖此事關吾生死,吾今無恙。昭讀此萬勿憂惶,憂惶重吾痛,昭為吾忍之。中旬別後,昭返常熟,吾以閩垣來電,再四受地方父老兄弟之託,勉任代表。
當時苟令吾昭知之,必以人心相背尚屬一斗訌時代,不欲我遽冒艱險。然迫促上道,我亦未及商之吾昭,遂與地方來者同行赴寧。車行竟日,未得一飽。入夜抵下關,微月映雪,眼底繽紛碎玉有薄光。倏忽間人影雜遝,則亂兵也。下車步數武,對面彈發,我方急避,其人追我,連發未中。但覺耳際頂上,飛火若箭,我昏,撲地有頃。兵亦群集,訊我姓名。我呼捕狙擊者,而刺客亦至,出上海新將軍捕狀,指我為敵探,遂繩系我送致城內軍令部,囚車轢雪,別有聲響。二十里間,瘦馬鞭曳,車重路難,我不自痛,轉憐茲畜;蓋同乘者五六人,露刃夾我,載量實過馬力。寒甚,我已破裘淋溼,遍體欲僵。只有一念語昭,心頭若有熾火,我增溫度。夜半抵營門,立候傳令。又經時許,門開,引入一廳事,曰是軍法庭,數手齊下,解餘衣搜尋,次乃問供。我不自憶夾帶中帶有多少信件,但見堂上一一翻閱。問曰黃可權何人,答曰吾友,河南代表,分道赴武昌矣。又曰昭何人,我聞昭名,神魂幾蕩。蓋自立候營門後至此約二時間,念昭之意,已被邏騎盤問,軍吏搜尋,層層遮斷。今忽聞之,一若久別再晤,驚喜交迸。少遲未答,吒叱隨之,則曰亦吾友。曰黃函敘述事蹟,尚無疑竇,昭函語氣模糊,保無勾煽情事?再三詰問,我正告之曰,昭吾女友,吾情人,吾生死交,吾來生妻。函中約我相見於深山絕巘中,不欲令世間濁物聞知,無怪麾下致疑之。今若以此函故磔我,較之中彈而死,重於泰山矣;三彈不中,而死於一封書,仇我之彈,不足亡我,憂我之書,乃能為我遂解脫,吾甘之也!此虜聞我怒罵,乃微笑曰,好風流!聽候明日再審。於是押送我一小室中,有褐無被,油燈向盡,煙氣燻人。我困極飢極,和衣躺下,一閤眼間,窗紙已白。默祝有夢,偏偏不來。忽念世事,覺得人類自家建設,自家破壞,吾勇吾智,吾仁人愛物之性,盡屬枉然。此是吾平生第一次作悲觀語。自分是日再審,必將處決。但願昭函發還,使我於斷脰前有嗓,尚能高聲一朗讀之。於是從頭記憶,前後凌亂,不能成章,懊憹起步,不覺頓足。室外監卒突入,喝問何事,不守肅靜。彼去我復喃喃,得背誦什八九喜不自勝。嗚呼吾昭!昭平日責我書生習氣,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