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我們才能作出一個善良的決斷,那麼,'在決斷之前'這一斗爭必須先行而靜待其結局。對於性格的不變性,對於我們一切作為所從流出的源泉的單一性所作的反省思考,不可誤導我們為了偏袒這一面或那一面就搶先在性格的決斷之前'先有成見';在隨鬥爭而繼起的決斷中我們自會看到我們是哪一種人,把我們的作為當作鏡子照一照自己。從這裡正可說明我們用以回顧已往生活歷程的滿意或內疚'情緒'。兩者都不是從那些過去的作為還有什麼實際的存在而來的;那些作為是過去了,是往事了,現在已不存在了。那些作為對於我們所以還有著巨大的重要性是從它們的意義上來的,是從那些作為是性格的寫真,是反映意志的鏡子,我們看這面鏡子就認識我們最內在的自我,認識意志的核心'這些事實'上來的。因為這不是我們事先,而是事後才能經歷到的,所以我們就得乘時掙扎鬥爭,以便使我們在看到我們用自己的作為織成的這幅寫照告成時,會有最大可能的安慰而不是使我們惶恐悚懼。不過這種心安理得和神明內疚的意義,如已說過,還要在本文後面好遠的地方才能探討。在這裡還有下列一個獨立自成章片的考察。
在悟知性格和驗知性格之外,還有不同於這兩種的第三種性格要談一談,這就是人們在生活中由於社會風習而具有的獲得性格。人們在讚許一個人時說他有品格,或是在責備一個人時說他沒有品格,那就是指獲得性格而言。——雖然人們可能認為驗知性格作為悟知性格的現象是不變的,並且和每一自然現象一樣,在其自身都是前後一貫的,人也正因此總是必然要現為和自己等同的,前後一貫的,那麼就沒有必要由經驗和反省思考而人為地來為自己獲得一種性格了。可是事實卻不如此,儘管人很可以經常是他自己,但他並不是時時刻刻都瞭解自己的,而是直到他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真正的自我認識為止,每每是把自己認錯了的。驗知性格作為單純的自然衝動,其自身是非理性的。並且驗知性格的外露還要受到理性的干擾,人越是有冷靜的考慮和思維能力,干擾越是巨大。這是因為考慮和思維總是責以人作為種性根本應具有的是什麼,責以人在欲求和事功中根本可能的是什麼。這樣一來,就使這人要借自己的個性而理解他從一切事物中唯一欲求的是什麼,唯一能做的是什麼,增加了困難。他發現自己對人類的一切企向和能力都有些稟賦,但這些稟賦在他個性中的不同程度卻是他沒有經驗就不能明白的。並且即令他現在只抓那些單是符合他性格的一些企向,他,特別是在個別關頭和個別情緒中還是會感到一種激動恰是指向相反的,因而是不能調和的企向;如果他要從事原來那些企向而不受干擾,就必然要壓制後來感到的這些企向。這是因為我們在地面上所有物理性的道路總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面,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當我們要抓住而佔有一條道路時,就必然要放棄左邊右邊的其他無數條道路而聽之任之。如果我們不能對此下決心而是象孩子們在新年趕集似的,走到哪兒看見有趣的東西就想伸手,那就會等於是把一條線型的路變成一個平面那樣的錯誤企圖。那是走“之”字路,就如我們夜間隨著磷火的閃光忽而這邊,忽而那邊,結果是哪兒也到不了。——或者另外用一個比喻:按霍布斯的法學所說,人對任何一物原來都有一份權利,但又是對任何一物都沒有獨佔的權利;可是一個人仍可由於他放棄一切其他事物而獲致一些個別的事物。別的人則又相反,他從這個人既已選定了什麼這一方面出發也是同一個'取一舍萬的'作法。在實際生活中就正是這樣。我們在生活中也只有放棄一切不相干的要求,對一切別的東西棄權才能真正嚴肅地、幸運地追求任何一個一定的企圖,不管所追求的是享受,是榮譽,是財富,是科學,是藝術或是美德。因此僅有欲求和才能本身還是不夠的,一個人還必須知道他要的是什麼,必須知道他能做的是什麼。只有這樣,他才顯出性格,他才能幹出一些正經事兒。在他未達到這個境界之前,儘管他的驗知性格有著自然的一貫性,他還是沒有性格。並且他雖整個地必然是忠於自己,必然要經歷他的人生道路一直到底,他卻是被自己的惡魔所牽制,他不會走一條筆直的路,他會要走一條左彎右拐的曲線,會要搖擺不定,走失大路,迂迴轉折,會要替自己準備懊悔和痛苦。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事無鉅細,都只看到自己眼前有這麼許多人所能做,所能達成的東西,而不知道其中唯有什麼是和他相稱的,是他所能完成的,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他所能享受的。因此他會為了某種地位和境遇而羨慕一些人,其實這些都只是和那些人相稱而不是和他的性格相稱的,他果真易地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