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修福積德造命法 作者:攝氏0度

菩提道上——就是修行過程之中,冤家債主常常會來作對。為什麼?他們的報復心很強烈,看到我們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後他就永遠不能再報復了;所以總是想盡方法來障礙、來阻擾。這些障礙、阻擾的方法,就是叫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毀掉——火燒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毀掉,任何外面的境緣對我們是無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緣”。“境”是環境,“緣”是人事。物質、人事環境常常叫我們不滿意。不滿意就發脾氣,一發脾氣就把自己的功德燒掉。誰叫我們不滿意?可能都是冤親債主在那裡作祟。藉著人事、物質環境的緣,他在挑撥。所謂說話的人也許是無心的,我們自己聽了有意——自己聽了就不舒服、就難過。不要說表面上發作,你心裡稍有恚意功德就沒有了。只是小小的瞋恚,為什麼功德沒有了?因為清淨心失掉了,這是必須要明瞭的。所以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樞紐,世間法也少不了的。

“聞謗不怒”,這是定,這是智慧——定慧現前;‘聞謗而怒’,那是業障現前。從這裡可見到,我們是定慧現前?還是業障現前?自己要清楚。

這些境界好不好?對修行人來講,是好的!常常有人來找麻煩,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這是好境界。若不從這種境界裡去修,“定”從那裡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緣現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羅密”的時候,修忍辱波羅密的機會來了!所以感謝都來不及,怎麼可以抱怨?怎麼可以發脾氣?這正是鍛鍊自己功夫的時候。

古人鍛鍊一個學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羅密”。看到這個人是個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學生,對他就沒有好臉色。會處處有意去找麻煩,好像很討厭,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離開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雖然其他的方面很優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們在《禪林寶訓》裡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學生,就是完全不講理的。一見面就罵、就呵斥。有一次洗腳,洗腳水就潑在學生的身上,學生還是不走,還是要賴在這個地方。以後老和尚實在生氣了,趕走!遷單!不讓他住在這裡。學生沒法子,不能住了!於是他住在遠遠的走廊下。老和尚講經說法時,他在窗戶外一心諦聽,不讓老和尚看到。過一年了,老和尚要傳法、要退休,要推選一位新的住持來繼承他,大家不曉得老和尚要選什麼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聽經的那個人找過來,傳法給他,把住持的位讓給他。大家才曉得,這麼多年來老和尚是為了要鍛鍊他。如果我們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頭而去不願接受磨鍊,也就決定不會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優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敗關鍵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會被外境所動搖。

有時候,我們看某人很優秀,在這兒住了沒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無所謂。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個、少一個,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淺的人認為某人是個人才!走了可惜!這是看得近,往深遠處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續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沒有定絕對沒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羅密”,先有忍而後才有定,沒有忍那裡來的定?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這是個真正道場,是有道學可以學的,打都打不走。他沒有學到手,怎麼肯走?什麼樣的侮辱都甘心承受。為什麼?必須學到手之後才肯走,沒有學到手是決定不肯走的!這是真正求學的人!假使小小的一點不如意,他掉頭就走,不能忍辱——沒有用處的,不必去留他。

這一段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謗息爭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裡,再怎樣的誹謗也就消失了。所以誹謗來,不可以爭、不可以辯,愈辯就像此地講的‘春蠶作繭,自取纏綿’。用不著辯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著辯。

所以說‘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對於一個易怒之人是不會重用的,也不會提拔的。一個長官考核部屬,往往在生活中,從他待人接物之處觀察。這個人值不值得栽培?這個人有沒有前途?他看到心裡有數。易怒之人沒有什麼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為怒會害事。

其餘種種過惡。皆當據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

這四句是改過自新的最高原理、原則,大乘佛法就用這個方法,所以成就快速。小乘人改過是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