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導演在影片中殺死蝙蝠俠和布魯斯?韋恩,漫畫可以胡來,電影的影響力遠超漫畫,殺死蝙蝠俠的後果相當嚴重,甚至會影響到這個系列電影以後的發展。
華納兄弟會讓一部《黑暗騎士崛起》徹底終結蝙蝠俠系列嗎?
這根本不可能。
影片結尾,阿爾弗雷德確認布魯斯?韋恩還活著,與貓女賽琳娜?凱爾走到了一起,同時不再做蝙蝠俠,這是他一直希望韋恩能夠擁有的人生,對於阿爾弗雷德而言,是非常圓滿的結束。(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後一條留言
好萊塢中國大劇院內,剛剛看完影片的莎拉鬆了口氣,這部影片雖然沒有《黑暗騎士》那般驚豔,但也絕對算得上一部經典之作,相比《開戰時刻》的英雄養成,《黑暗騎士》的忍辱負重,這部《黑暗騎士崛起》明顯是講述蝙蝠俠從墜落最低谷到奮起反擊的動人終章。
從反面勢力的實力而言,《黑暗騎士崛起》中的貝恩不僅破壞能力與前作中的小丑不相上下,強大的武力也令蝙蝠俠在單挑時處於下風。
在這種情況下,影片的故事一開始就具有更大的壓迫感和帶入感,並且在全片中,蝙蝠俠遇到的挑戰不僅是外有強敵,身邊還有內鬼,這使得全片故事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作為三部曲的最終章,《黑暗騎士崛起》繼承了前作多線並存,齊頭並進,平行交錯的情節特點,正反勢力的攻守交替和此消彼長就在多個情節線的快速推進中完成。從第一分鐘開始影片就始終保持著緊張到變態的節奏,135分鐘的片長似乎轉瞬即逝。
更值得一提的是,《黑暗騎士崛起》的情節中許多起承轉合用到了《開戰時刻》和《黑暗騎士》中的劇情和人物,令三部曲的連貫感更強。
《黑暗騎士崛起》的結尾,福克斯準備修理蝙蝠戰機的自動駕駛功能,卻發現布魯斯?韋恩早在六個月前就已經修好了。
所以布魯斯韋恩?沒死,核彈是和自動駕駛的蝙蝠戰機一起爆炸的。
後來阿爾弗雷德在度假旅途中遇到布魯斯?韋恩也印證了這一點,兩人相視一笑算是打過了招呼,韋恩身旁貓女的側影也清晰可見。
蝙蝠俠代表的力量當然也沒有消失,約翰?布萊克辭去警察職務,在可能是布魯斯?韋恩的指引下找到了蝙蝠洞。然後影片在羅賓的緩緩升起中結束了。
可以想象,羅賓成了蝙蝠俠的接班人。
至此,布魯斯?韋恩算是功成身退了,他和貓女遠走高飛,自在逍遙,哥譚市也有了新的力量來守護。
很好的結局。在莎拉看來,杜克也做到了給蝙蝠俠一個光明結束的承諾,而且做的還更多。
蝙蝠俠起於布魯斯?韋恩,他成功地塑造了蝙蝠俠在民眾心中正義的形象,並激勵哥譚市民不畏邪惡,相信正義,最後民眾直面貝恩,並且推翻暴政,也意味著蝙蝠俠做到了他想要做的東西。
即使是在《黑暗騎士》中替哈維?丹特背了黑鍋。還是有不少人相信蝙蝠俠,比如孤兒院的那個孩子,比如警察羅賓。
這種人心所向是蝙蝠俠應得的。
從個人感情上,莎拉最喜歡的超級英雄非蝙蝠俠莫屬,他沒什麼特異功能,全靠強壯的身體和一身高科技裝備懲奸除惡;他一身正氣,內心始終向善,忍辱負重而毫無怨言;他有自己的原則。明白自己的侷限,所以推崇法律和制度而不是靠治安維護者守護哥譚市。
最為重要的是。蝙蝠俠為哥譚市帶來了信念,民眾站出來勇敢的對抗暴政無疑是最好的證明。
這部影片最出色的地方,顯然就是蝙蝠俠成功解決民眾的信念問題。
除去協助蝙蝠俠,還有一個細節是,《黑暗騎士崛起》中,鏡頭特別給了兩次出現在街上的蝙蝠俠粉筆塗鴉。這說明作為一個象徵,蝙蝠俠已經深入人心了。
“每一個英雄都有一段旅程,每一段旅程都有一個結束。”
莎拉的理解是,這裡的英雄指的是布魯斯?韋恩而不是蝙蝠俠,作為英雄的布魯斯?韋恩的旅程結束了。隱退了,但是作為象徵的蝙蝠俠將永存。
布魯斯?韋恩說要讓蝙蝠俠成為一個象徵,他做到了。
在這部《黑暗騎士崛起》中,貝恩在電視機前宣讀了戈登藏起的演講稿,真相大白與世:原來蝙蝠俠一直都在替哈維?丹特背黑鍋。
這在某種程度上幫了蝙蝠俠,讓民眾重新相信蝙蝠俠。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