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腕錶,估計外出訪友的母親快回酒店了,站起來,說道,“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撥打我的電話。”
“羅森伯格先生……”
一直處於思考狀態的凱瑟琳?澤塔?瓊斯似乎做出了決定,拿過包包,取出自己的名片,遞給杜克,“如果影片開始籌備,請讓人通知我好嗎?謝謝!”
這部影片中,女主角的表演是重中之重,杜克想了想,說道,“你的歌舞不是問題,演技方面有待加強,希望試鏡時能看到你的出色表演。”
說完,他不再停留,走出劇院,急匆匆的向著酒店趕去。
留在經理室中的澤塔?瓊斯已經撥通了經紀人的電話,諮詢她如何才能在一年的時間內,儘可能的提高。(未完待續。。)
ps: 推薦朋友的一本新書,《超神覺醒者》,科幻無限文,很不錯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更改計劃
歌舞片曾經在好萊塢有過極其輝煌的時期,然而七八十年代就走向了沒落,直到杜克曾經的最後幾年也沒有翻身,雖然《芝加哥》提前數年出現,杜克卻不太擔心,畢竟新世紀所謂歌舞片重新興起也不過是偽概念。
一部《紅磨坊》,曾經把歌舞片重新拉回到了好萊塢視野,等《芝加哥》上映,懷舊的好萊塢主流圈迫不及待的宣佈歌舞片重塑輝煌的時刻到了,實際上呢?
這不過就是曇花一現,後面的《甜心辣舞》只比撲街貨強一點,《歌舞青春》是電視電影,影響力不但有限,還是好萊塢主流最不待見的青春偶像型別,歌舞片也只是經歷了《紅磨坊》和《芝加哥》短暫的回潮而已,而這短暫的回潮與兩部影片的內容題材密不可分。
懷舊可以說是主流社會的慣例,每個時代總有大批懷舊的人存在,好萊塢和電影觀眾中也不缺乏這樣的人,這就是《芝加哥》能夠存活的土壤,不說影片的諷刺,單就其中的懷舊意味來說,肯定能勾起很多人的情懷,特別是那首《all。》響起的時候,不知道會喚醒多少看過歌舞劇的人……
最為重要的一點,百老匯前不久剛剛宣佈,會對《芝加哥》再次進行編排,重新讓這出經典歌舞劇迴歸百老匯!
電影和歌舞劇雙管齊出,帶動一部分人小小的懷念下歌舞片輝煌的年代,並不算太難。
而且杜克非常清楚歌舞片已經沒落的事實,這僅僅能短暫的勾起某部分人的回憶而已,不可能創造動作科幻片式的觀影熱潮。
這些都是他選擇帶有典型的美國味的《芝加哥》,而不是《紅磨坊》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樣的轉變實在是有些大。媒體和影迷必然會驚爆一地眼球,到時怎麼評論很難說,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到時影片絕對不缺乏話題度,爭議會引發好奇,有部分好奇則會轉變為票房。
其實。這樣選擇的原因還有很多,經歷過數部影片的拍攝歷練,杜克對自己的敘事手法有一定的信心,而《芝加哥》說白了,很多東西也是在用視覺衝擊力吸引觀眾,這對杜克來說沒有難度,最難的反而是歌舞部分,他不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
但是,好萊塢和百老匯不缺少這樣的人。聘請專業的歌舞指導雖然有些麻煩,卻不是不能解決。
還有一點,影片的投資不會很高,回本相對就比較容易,對電影公司來說,拿獎什麼的都是虛的,拿獎只是獲利的手段,影片拿到獎項卻不能帶來收益。照樣會把導演的投資等級下降甚至列入黑名單。
最後,這部影片如同杜克前面的影片一樣。是標準的主流影片,脫離主流的事不是不能做,但現在還不到時候,畢竟他的資本還不是特別充足。
至於小投資高回報的純粹恐怖片,那完全不在杜克考慮的範圍之內,他為什麼要轉型?那些恐怖片導演又為什麼要轉型?如果他轉型轉到血漿恐怖片或者透支信譽度的低劣恐怖片中。那簡直是自己往死衚衕裡鑽,還不如不轉型呢。
不過,這些都要等到《拯救大兵瑞恩》之後了,杜克現在的工作,就是要完成這部戰爭史詩的製作。
在倫敦陪了母親三天。杜克重新回到愛爾蘭,劇組再次在都柏林近郊的片場集結。
劇組只有很少攝影棚的戲份,大都是露天拍攝,與自己的團隊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後,杜克出了臨時搭建的攝影棚,向著鄰近《勇敢的心》片場邊緣的‘雷達基站’走去,到達那裡的時候,才發現左前方不是特別遠的地方,有大量的人影在晃動,似乎是隔壁《勇敢的心》劇組在拍攝。
“什麼情況?”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