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3 / 4)

小說:春深日暖 作者:

紀,又生得皮子雪白,大紅水紅銀紅妃紅,穿在她身上襯得人也喜氣。

衣裳箱子翻出來沒幾件寧姐兒能穿的,她比蓉姐兒大,身量也高些,到了春日又是王家做衣裳的時候,秀娘厚道,把陳家守孝的衣裳一併做了。

可她是客居,哪裡好穿重孝,只撿了素色花樣做了兩條白絹裙子,又挑了淺丁香的月白的兩樣做上衫,綢莊裡哪會送葛布過來,一色俱是絹的綢的,寧姐兒只借口哥哥要上櫃,哪有夥計穿綢,給他做了兩身葛布衣裳。

自寧姐兒來了,蓉姐兒倒比原來更懂事,秀娘叫她挑衣裳,略撿了兩件就不再上手了,原來一季豈止四身,家裡開著綢莊質鋪,什麼好的不往她面前拿,撿合心意的花樣兒就做,她那屋裡光是衣裳便塞了滿櫃。

秀娘看見女兒懂事,心裡安慰,又摟了她勸:“寧姐兒要守孝才穿得素,你還在攢嫁妝呢,這些做的,往後都要抬到夫家去,四十八抬箱子插不進手去才是好的。”她自個兒成親連壓箱錢都無,如今輪著女兒,哪裡肯委屈了她。

蓉姐兒急急跟秀娘使眼色,寧姐兒撲哧一聲笑出來,走上去給她挑了一匹蜜合色織金線合歡的料子,比到她身上:“這個做裙子定然好看,上邊拿顏色重的壓一壓,外頭如今都時興六幅裙了。”

秀娘喜歡她大方不作態,又憐惜她小小年紀就知道進退,吩咐櫃上又給再做了幾身,也好有個替換,又拉了她的手:“曉得這事你不好開口,你娘又病著,我已是吩咐了人,就在棲霞寺作法事,清明前便往寺裡去。”

寧姐兒正要謝,秀娘攔了她:“也不獨你家,也給蓉姐兒故去的奶奶做一場。”

王老爺的一直不見大好,醫藥不知道用了多少,還是時好時壞,夜裡又發起夢來,早上一醒就請了兒子過去,說要回鄉。

他人不在濼水,朱氏頭幾月還鬆快,後頭便咂過味來,沒了王老爺,甚樣事體都做不成,滿以為他等個半年也就回來了,轉眼又過了年,他若再不回來,桃姐兒該怎麼發嫁。

朱氏在濼水名聲不好,桃姐兒婚事艱難,朱氏又給媒人立了個白身不嫁的規矩,從及笄拖到十六,王老爺自江州回到濼水,親自挑了個殷實人家,給桃姐兒定下親事來。

那邊已經在催,十七在如今算是正當年,濼水因著絲坊綢坊興起,哪家不想把能養家的女兒多留著幾年,婚時越拖越晚,原是十五,如今便是十七八也沒人說嘴,又有甚個好說,那蠶娘織娘,進門就是帶財的。

桃姐兒又不一樣,她既不紡絲又不織綢,還叫別個等著,那家裡便不樂意,王老爺從縣丞位上卸了下來,茶早就涼了,哪裡還等,信自濼水寄到了金陵。

朱氏只當王四郎把信全按下不表,這一回便做了一件厚厚冬衣送去,把那信縫在衣裳裡頭,王老爺穿起來時才覺出裡頭有東西,一摸簇簇作響,拆了線一看是一封信。

這倒是小人之心,那頭來的信俱是直送到王老爺屋裡的,他拆開一看,寶妞都已經定了親,眼看著要發嫁,桃姐兒可不能再等了。

他自生病,便覺少夢多,這些日子呆在兒子家中,竟夢到了原配妻子,醒來想一回,夜裡睡去,又再夢見,心裡思量怕是那場遷墳法事把魂兒招了來,使了王四郎在棲霞寺裡點了長明燈。

人在氣盛時意氣行事,到老了思想起來,才覺得對她不住,嘆一回道:“這回家去,把該辦的事兒辦了,你在鄉下蓋的那個院子也無人住,我還是葉落歸根回宗族去,也好給你娘看看墳。”

王四郎便想趁著送王老爺回鄉,舉家都往濼水省一回親,也好把陳家三口帶回去,等安哥兒把田地賣了,再跟來金陵,等著官府斷案。

☆、第142章 上棲霞茂哥抱父,拜石佛蓉姐遇夫

往棲霞寺作法事,是為著王老爺求個心安,他原不欲說,等夢了好些天,才告訴兒子,夢見他娘來尋他來了,這一驚非同小可,這麼些年都不曾入過他的夢,這回連夜發夢,身上又一向不好,神神鬼鬼唸叨起來,王四郎這才拍板去棲霞寺裡祭一回。

陳家是新喪,過了七七四十九日不曾做得超度法事,清明這一日必要作一回道場,而王家卻只需得清明前七日後八天裡擇日祭過便成,為著兩處一道更方便些,才定在了清明正日作道場。

清明是大節,滿城人傢俱預備著踏青掃墓。往棲霞山作法事,一來一回便要一日,先差了人去寺中定下三間淨房,到了清明前一日,一家子早早起來坐了大車往棲霞山去。

寒食三日加清明一日,自上往下放四天假,街道上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