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衣減食湊出來的:“你且收好了,再不能叫男人知道,往後你手中有錢,也不怕他。”
梅姐兒早就把愁腸換成了喜意,理妝奩試羅衣,還嫌那冠兒上的珠子不夠亮,拍了桂孃的背道:“不會的三姐,他答應了,往後會待我好。”
桂娘一句話也說不出,見妹妹這樣歡喜,勉強撐起了笑:“是呢,好好過日子,我只捨不得你要出門罷了,咱們女人家,一輩子苦樂由人不由己,你可得持正些,再不能似家裡這般。”
秀娘先兩日把蓉姐兒接過來,又是一月不見,她倒似叫風吹著便成了人,原來還一付孩子脾氣,如今下車進門,行禮問安竟很有風範了,規規矩矩一絲錯兒也無,把兩隻手一抬起來就行個大禮:“見過母親。”
秀娘好些日子不曾笑過,聽見她這樣忍不住“撲哧”一聲,笑盈盈的招手叫她過來,蓉姐兒卻再不肯團在秀娘身上,當著人也不抱大白,點點自家住的西屋,一本正經:“綠芽,抱了大抱去我屋子裡,不許叫它亂躥。”
秀娘倒奇起來,還是跟在後頭的玉娘掩了了口,趁著蓉姐兒坐下喝水,湊到秀娘耳邊:“學裡剛教了規矩,姐兒正在興頭上呢。”一院子人陪了她“講規矩”,比那辦家家還更累人。
秀娘想笑又趕緊忍住了,見蓉姐兒圓團團一張臉偏裝的老氣橫秋,也不知是學曹先生呢還是學了那個陳翰林,連拿茶碗都一板一眼,倒似那戲臺子上唱戲的。
她像模像樣的抿上一口,點點小下巴:“好,好。”眼睛往上盯了茶碗想一想,半天還是沒想起來曹先生稱讚平五那杯落春茶說了甚,只好又贊一個好字。
蘿姐兒跟了桂娘來了王家,看見妹妹倒有些不敢認,蓉姐兒一扭頭瞧見她立馬笑開了花兒,忽的又板起臉來,從椅子上下來同她行禮:“姐姐別來可好?妹妹一向掛念。”
一屋子人都叫她逗笑了,秀娘點點她的鼻子:“再不許做這個鬼樣子,趕緊的,同你姐姐玩去。”蓉姐兒的小臉都皺了起來,她自家舉起手指頭:“那我玩一天,玩一天再講規矩罷。”
一家子裡頭只有小娃兒不發愁,看著鋪天蓋地的紅穿了新衣湊在一處拿糖拿果子吃,蓉姐兒跟蘿姐兒說悄悄話,玉娘留神一聽,全是蓉姐兒的聲兒:“我一天寫五張大字呢,學裡先生還給茶點心吃的,好大好大一間讀書館,坐著大車去上學的。”
蘿姐兒不住點頭,很是羨慕的樣子,她也有東西要給蓉姐兒瞧,她已經開始學著做女紅了,拿出自家扎的小荷包掛以蓉姐兒裙子上:“這個給你。”
上邊繡的荷花,只有三瓣花瓣,約摸有個荷花樣子,下邊還拿藍絲線繡了兩條水紋,蓉姐兒愛不釋手,拿在手上翻來翻去的看,從她的荷包裡掏出兩個小玉墜兒送給蘿姐兒。
梅姐兒原是想叫蓉姐兒當壓床娃娃的,可王四郎怎麼也不肯,這才落到了蘿姐兒頭上,等迎親那一大早上,桂娘早早領了女兒去男家,進了門就見萬賣油的嫂嫂才剛起來,趿了一雙鞋子,哈欠連天的樣子,桂娘忍了氣,帶了女兒去新房,誰知連鋪床姥姥都不曾來。
桂娘急急問上一句,那萬嫂子道:“急個甚,又不是大肚子進門。”一句話說得桂娘臉上似滴血,又不好同她爭執,女家來的親戚俱都迎進新房裡,好容易等來的鋪床的全福人,桂娘塞了一個紅包過去,她這才笑盈盈把床鋪起來,嘴裡的吉利話不斷。
等那吹打的到了巷子口,萬家大哥大嫂才梳洗過,她慢悠悠往新房裡一坐,伸手抓了把紅棗花生,一個接一個的磕起來,吐了一地的棗核果殼。
送親跟來的人俱都該有個紅包的,可萬家大嫂偏偏坐了一動不動,桂娘羞紅了一張臉,自家袋裡掏出錢來,現用紅紙兒包了,一個個分發到送親人手裡,萬家嫂子哼上一聲,起身搖搖往屋外頭去,外邊梅姐兒已經開始跨火盆了。
等掀了蓋頭,梅姐兒打眼一瞧俱是穿著舊衣,只有兩個識得的穿了新衣臉上帶笑,別個俱拿看猴子耍戲的眼神瞧她,她趕緊低了頭,斜了身子坐,還是桂娘幫襯著,拿起果盒子分發一圈,又是茶又是糖的等菜上了席便又笑:“還不趕緊著尋個好坐兒。”
便這樣一屋子人才散了,梅姐兒的眉頭鬆開,眼睛裡又要淌淚,桂娘槿娘幾個姐姐勸她兩句又止住了,到這個地步,還指望男家親戚敬她重她,實是不能了。
鬧到月上中天才散了,萬賣油的一輩子也就這一日風光,當了縣丞的女婿,一路高頭大馬的騎著,娶進個美嬌娘來,還不費他一文錢,他喝得醉醉的進了屋,把門一關急急撲上來就要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