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林徽因傳 作者:淋雨

誠實於作者客觀所明吒、主觀所體驗的生活。小說的情景即使整個是虛構的,內容的情感卻全得藉力於逼真的、體驗過的情感,毫不能用空洞虛假來支援著傷感的“情節”!所謂誠實並不是作者必需實際的經過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的確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極明吒,在感情上極能體驗得出的情景或人性。許多人因是自疚生活方式不新鮮,而故意地選擇了一些特殊浪漫,而自己並不熟識的生活來做題材,然後敲詐自己有限的幻想力去鋪張出自己所沒有的情感,來騙取讀者的同情。這種創造即浪費文字來誇張虛偽的情景和傷感,那些認真的讀者,要從文藝裡充實生活認識人生的,自然要感到十分的不耐煩和失望的。

所以一個作者,在運用文字的技術學問外,必須是能立在生活上面,能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感覺和了解之間,理智上進退有餘,感情上橫溢奔放,記憶與幻想交錯相輔,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筆下才現著活力真誠。他的作品才會充實偉大,不受題材或文字的影響,而能持久普遍的動人。

這本小說選交由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後,受到讀者歡迎,很快售罄。這本集子不僅體現了她的藝術眼光,也充分顯示了她的編輯才能和藝術。

1937年起,京派作家為了重振徐志摩逝世後的文學活動,由胡適和楊振聲牽頭準備籌辦一個《文學雜誌》,由朱光潛來當主編,編委會多是朱光潛家談詩會的成員:林徽因、楊振聲、沈從文、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等八人。胡適同王雲五接洽,把新誕生的雜誌交給商務印書館出版。

《文學雜誌》主張文藝自由獨立,提出中國新文化要走的路宜寬闊些,豐富多彩些,不宜過早狹窄化到只准走一條路。朱光潛寫的發刊詞,對於文化思想運動的基本態度,總結為八個字:自由生髮,自由討論。他既反對打倒馬克思,也反對打倒孔夫子。反對空談“聯合戰線”,主張自由的思想。

當時除京派作家外,聞一多、馮至、李廣田等人,也經常在刊物上發表作品。《文學雜誌》的第一卷一至三期連載了林徽因的四幕劇本《梅真同他們》,因抗日戰爭爆發,刊物停辦,劇本只載到第三幕。

抗戰後,1947年6月1日出版復刊號第二卷第一期,1948年出版第三卷第六期後停刊,前後共出版二十二期。林徽因許多詩歌作品,也發表在《文學雜誌》上。

《文學雜誌》發表了不少揭露現實、富有政治色彩的詩文和小說,如徐盈的報告文學和穆旦的詩《飢餓的中國》,也扶持了許多新作家,如汪曾棋、李瑛、畢基初等。

1948年10月號第三卷第五期,是朱自清先生紀念特輯,增加篇幅,組織了近三分之二內容的關於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紀念這位在黎明之前倒下去的寧死不屈的知識分子。

林徽因參與組織的《大公報》文學評獎活動幾經周折,於1937年5月公佈評獎結果:盧焚的《谷》獲小說獎,曹禺的《日出》獲戲劇獎,何其芳的《畫夢錄》獲散文獎。

曹禺在天津主演莫里哀的《慳吝人》,全部的佈景繪製和舞臺設計,由林徽因擔任。

她在賓夕法尼亞所學的舞美設計,算是派上了用場。

頻繁的文學活動中,林徽因的創作也達到了高潮。這個時期內,她發表的主要詩作有:《雨後天》、《秋天,這秋天》、《憶》、《年關》、《你是人間四月天》、《吊瑋德》、《靈感》、《城樓上》、《深笑》、《風箏》、《記憶》、《靜院》、《無題》、《題剔空菩提葉》、《黃昏過泰山》、《晝夢》、《八月的憂愁》、《過楊柳》、《冥思》、《空想》、《你來了》、《“九。一八”閒走》、《藤花前》、《旅途中》、《靜坐》、《紅葉裡的信念》、《十月獨行》、《時間》、《古城春景》、《前後》、《去春》等。

同時,還發了許多散文、小說和劇本,重要作品有《窗子以外》、《紀念志摩去世四週年》、《蛛絲和梅花》、《究竟怎麼一回事》、《彼此》、《窘》、《鍾綠》、《吉公》、《文珍》、《繡繡》、《九十九度中》、《梅真同他們》等。

她還與梁思成合作,為《大公報。文藝副刊》設計了若干幅插圖。其中一幅叫“犄角”的插圖,是在北戴河冒著暑熱趕製出來的。林徽因附信說:“現在圖案是畫好了,十之八九是思成的手筆。在選材及佈局上,我們輪流草稿討論。說來慚愧,小小的一張東西,我們竟做了三天才算成功。好在趣味還好,並且是漢刻,純粹中國創造藝術的最高造詣,用來對於創作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