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還不全靠梁先生的鼓勵和支援。”
常書鴻的臨摹壁畫,把她帶人一個久遠的年代。她看了北魏時期的《狩獵圖》,看了隋代的《供養人與牛車》,還看了唐代的《飛天》和反彈琵琶的《樂伎》等,這些不同時期的壁畫,透過佛教的色彩,感受到了當時生動的社會生活。最吸引她的,還是反彈琵琶的飛天,那柔和飄逸如煙雲舒捲,表現了生命的飛動。她對莫宗江說:“藝術家從眼中的自然,經過他獨特的感情、思想、意念,審美胸襟溶裁運化過程,將自然的形、色、線條綜合為視覺意象,賦予特定的精神內涵,才創造出了以空間幻覺為特徵的造型藝術,這也是中國民間藝術最缺乏的東西。捨棄了飛動的生命,那些象徵就只有圖解的意義了。”
回來以後,她同莫宗江設計了一套以敦煌飛天為題材的景泰藍圖案,馬上交給工廠投人試製。燒製出來的產品,果然別開生面。
當時,正在北京召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也在中國訪問,這具有敦煌藝術風格的第一批產品,作為禮物送給客人,得到了極高的讚譽。
蘇聯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高興地說:“這是代表新中國的禮品,真是美極了!”
1953年第二屆文代會召開,林徽因由於拯救景泰藍藝術的成果,被邀請參加。
開會那天,蕭乾坐在會場後邊的位子上,林徽因遠遠地向他招手,他走過去,坐在她的旁邊,照往常一樣悄聲說:“林小姐,您也來了!”
林徽因笑著:“還小姐哪,都成老太婆了!”
在全國美術家協會的報告上,美協負責人江豐對清華美術小組和林徽因挽救景泰藍藝術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幾十年過去了,北京景泰藍工藝在飛快地發展,由解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