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80節(3 / 4)

降職成軍曹,在當時,也就是和一般士兵差不多一個級別了。】

【基於此,陳子昂來到幽州臺,便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幽州臺有個典故,就是戰國時期有個叫燕昭王的國君,為了招攬賢才,於是就建了個黃金臺,後來也叫幽州臺,所以陳子昂到幽州臺這裡,作下《登幽州臺歌》,實則是為了表達自己壯志難酬,並且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心灰意冷之際,又因父親老邁而解官回鄉,不久陳子昂的父親病死,可是在其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對陳子昂加以迫害,最終陳子昂冤死於獄中,年僅四十一歲。】

唐朝李世民時期。

"這武三思……"

李世民不禁蹙起了眉,不過轉瞬又緩緩鬆了開。

有天幕說的這些話,別說他這裡的武家,恐怕不用他敲打,都要越發謹慎行事了。

那就更別說往後那武三思所在的時期,加上這資料庫人才資源和功德值的限制與約束,怕是那武三思必然討不著好了。

【陳子昂的政治抱負雖然沒實現,這一生也是坎坷,但他在唐初詩歌上的影響,可謂是相當的大,不僅進一步發展了"初唐四傑"所追求的充實,剛健的詩風,還基本肅清了傳自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

【而且陳子昂曾說道——“漢魏風骨,晉宋莫傳。”】

【大致意思就是說,像漢魏時期詩中慷慨悲涼的感情,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就沒了,漢魏風骨最鼎鼎有名的就是建安文學,關於建安文學,我們之前也說過,就是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寫天下事,百姓疾苦等,情感很是充沛。】

【在陳子昂看來,這種風骨非常值得推崇,所以他就提出要像漢魏時期的詩人學習這種風骨,逐漸為當時唐朝詩歌的發展,更加指明瞭方向,並且當真是使得文壇風氣變得更“積極向上”起來,所以其影響很是深遠。】

【那關於詩風的轉變,以及格律上的規範,

發展到這裡,還需要吏強烈的“會心一擊”。】【所以這時候,就有人寫出了一篇有著極高藝術價值的詩作來,被稱為“孤篇蓋全唐”!】這倒是讓很多人都震驚了,什麼詩作能被稱為“孤篇蓋全唐”?

"這才只是初唐時期吧?"

"這一時期就出現能比得過所有詩篇的詩作來?這究竟是何等的千古名詩?"

【所謂的孤篇蓋全唐,當然不是說其詩作壓住了唐朝的所有詩人。】

【而是因為作者張若虛在歷史上的記載很少,而其被人所熟知,就是因為這首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詩作——《春江花月夜》,借描繪明月照春江的景象,來表達遊子的離愁情緒,這又是一首必背的七言長篇詩作。】

【究竟好在哪裡呢?】

【首先是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其中又以月為主體,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就如同一條紐帶一樣,貫通上下,使得詩中所表達的感情,隨著對月的描寫而起伏轉折。】

【與此同時,其格律之優美,又將遊子思鄉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唱誦。】

【於是到了近現代時期,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才有了“孤篇蓋全唐”的稱謂。】

【但總體而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將諸多優點融入其中,的確堪稱是初唐詩篇中的,一面鮮明的旗幟。】

[叮叮——]

小螢幕又響了起來,唐之前時期的眾人便迫不及待點開那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許多人不禁讀了一遍又一遍,其格律果真是優美,朗朗上口啊。

而且確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在格律等諸多方面,統一來看,也確實是堪稱完美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