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高的評價,說這首詞是“不減唐人高處”,足可見柳永在作詞上的能力和水平。】
[叮叮——]
詩詞文章模組中,關於柳永那部分,將這兩首詞完整的展現了出來。
一首細
膩刻畫了情人離別時悽楚愁緒,情景交融,一首寫出了漂泊在外的愁思,以及仕途失意的悲慨,還有對於思歸的念想,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受等,竟是完全兩種風格的詞作!
不減唐人高處……後面這一首詞,竟果真是和唐人的詩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到這裡,不少不甚服氣的文人,已然是有些啞口無言。這麼一看,這柳永倒也不是虛名在外啊。
雅俗共賞,這文化落地也是很重要?
【縱觀柳永的一生,在他51歲的時候,才終於得了一個官做。】
【主要是因為當時把持朝政的劉太后終於去世,宋仁宗趙禎得以親政,於是增加了科舉考試的名額,又加開恩科考試,使得像柳永這樣好幾年沒中進士,又年級大了的,得到了特殊照顧,於是柳永參加這次的科舉考試,一舉中第。】
【這之後柳永在多個地方做官,也是政績頗佳。】
【甚至因為在餘杭當縣令,將其管理得很好,還被寫進了當地的縣誌,並歸入了“名宦”的行列之中,還有柳永在鹽場當鹽監,寫過一首替鹽民說話的詞,也被寫入了《昌國州圖志》之中,同樣也被歸入了“名宦”行列之中。】
【當然,其實柳永的仕途還是不怎麼順利,某次被上面官員看中,想破格舉薦柳永,結果卻又遭到言官彈劾,表明不合規矩,而且皇帝還為此特意下旨,意思是說以後舉薦,沒有經過晉升考核的官員,那就沒有被舉薦的資格。】
【於是柳永想要晉升,只能慢慢熬了,但也只做到了屯田員外郎,後人說的“柳屯田”就是從這裡來的。】
【而後柳永71歲時,最終在潤州去世,甚至去世的時候,身上都沒多少錢,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出錢,才讓柳永得以入土安葬……但不管怎麼說,柳永這一生,儘管終身潦倒,可他在宋詞歷史上的地位是相當的高——】
【他是我國大量製作慢詞的第一人,並且還可以說是我國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慢詞?慢詞又是何意?"
劉徹摸了摸下巴,一邊去看這柳永所作的詞,一邊又去看此人當官時的所作所為。這官當的倒是不高,但事做的倒是不錯。
倒也是個人才,只可惜當官的年齡確實是已經很大了。這麼一看,又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可惜。而且天幕給這位柳永的評價竟然這麼高?>那慢詞究竟是何意?
【按照當時宋朝對於詞的分類,一共有兩個大類,一個叫小令,一個就叫慢詞。】
【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音樂上面——小令的音樂節奏比較快,那相對而言的,慢詞的音樂節奏就比較慢,而在宋朝以前,基本上就是小令更加的熱門,甚至可以說是獨佔市場,而慢詞就屬於冷門中的冷門了。】
【一直到柳永這裡,慢詞才逐漸流行起來,所以可見柳永對於慢詞發展的貢獻之大。】
【還有就是柳永寫詞的“雅俗共賞”風格,讓詞也發展到了老百姓中間去,而不是限制在士大夫階層那裡,於是這宋詞的發展,自柳永這裡開始,使得市井之詞和士大夫之詞,都得到了更好的體現以及演變,對之後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所以“詞”到這裡,終於也是更加走入百姓之中,真正開始興盛繁榮起來了。】
秦王宮,
嬴政對這宋朝的觀感,其實頗為複雜。
一方面那宋朝對外的發展,著實是讓他看不上,可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說這宋朝的經濟發展,可著實是讓人眼饞……尤其經濟帶動文化,這詞可不像詩那樣被納入科舉考試之中,卻還能興盛起
來,其中經濟繁榮的因素可謂是影響頗大。
這詞在他看來,一開始完全就是娛樂之作。
而這娛樂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帶動詞的興盛和演變,可見這宋朝經濟的發展繁榮……贏政不由得嘖了一聲。
回想天幕之前說起的宋朝對外歷史,再聽現在詞的發展和興起,更是讓嬴政不由得深刻意識到——何謂有錢的好處和影響,最起碼武力值不行,竟然還能拿錢擺定,而國家經濟繁榮發展,帶來的文化興盛發展,也很顯而易見啊。
錢啊錢,看來這資料庫中的經濟相關模組,也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