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26節(2 / 3)

【自從有了楊貴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

【朝中大臣投其所好,不斷巴結逢迎,楊玉環的姐姐們也由此各自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她的族兄楊國忠就更是平步青雲,一路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其他兄長自然也有封賞,都做了朝中的高官。】

【而楊國忠,因為楊玉環的受寵,一時權勢堪稱無人能及,兄妹二人在當時可當真是輝煌無比。】

【顯然,在楊國忠的專權下,整個已經戳滿了窟窿漏洞的唐朝,終於開始混亂起來——】

【最終加之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逐漸更加尖銳激化,所以使得安祿山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則為行奪取皇位之實的叛亂,也因此,這兩人之間的矛盾鬥爭,是直接導致安史之亂髮生的導火索!】

李世民臉色難看的閉了閉眼睛,只覺得有些暈眩。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這一步步的,簡直是毫無意識的,甚至閉目塞聽的,任由各種人拿著利劍在大唐之上肆意妄為!

而這戳的豈止是大唐的天下,也是他的心啊……

李世民不禁雙目泛紅,是氣得,也是急得,更是恨的!

【問題不是一日就積累起來的,混亂也不是一天之內就全部發生的,可唐玄宗李隆基始終沉溺在溫柔鄉中,毫無改弦更張之意,對於唐朝之下所發生的危機更是絲毫沒有察覺!】

【甚至他還反而對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加之受當時朝政黑暗**風氣影響,邊鎮將領多貪功求官,想借軍功謀求高位,於是對外多次肆意挑釁,最終致使邊境戰亂不斷,而李隆基的好戰,無疑是對此火上澆油,以至於邊境衝突日益升級,先後戰死,病死的唐朝士兵多達二十萬人。】

【除此之外,唐朝內部矛盾也是逐漸**激化。】

【地方割據勢力壯大,安祿山等節度使把持兵權,內部如李林甫,楊國忠之流更是霍亂朝政,專權獨斷,排除異己,加之楊玉環得寵後,整個楊家都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握權勢滔天,聲色犬馬,過著極其荒淫糜爛的生活。】

【而這無疑加重了當時百姓的負累重擔,使得暗地裡的矛盾也不斷加劇。】

【當然,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無疑是唐玄宗李隆基。】

【無論是邊疆節度使的擁兵自重,還是楊家諸人的權慾薰心,亦或者是李林甫和楊國忠之流的專權獨斷,敗壞朝綱等,都絕對少不了李隆基的放之任之,甚至直到戰亂髮生時,還不能驀然驚醒!】

【在他執掌下的大唐盛世之景,已經完全遮蓋住了李隆基的耳目,讓他志得意滿,自鳴得意,依舊被大唐盛世的假象光環所籠罩著,甚至尤覺得自己的一切決定,一切政策都毫無問題可言!】

【所以到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叛軍最終佔領了洛陽,而同年六月,叛軍又長驅直入,開始攻陷唐朝的都城長安,也是由此,安史之亂進入最高峰——在長安淪陷之前,身為皇帝的李隆基只能率眾敗走,倉惶又狼狽的逃亡……】

“嘶……”

“逃亡!!”

最終竟到了逃亡的地步?!

劉徹簡直複雜難言,從盛世到亂世,從明君到昏君,這唐玄宗李隆基當真是讓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啊。

衛青眉頭也是緊皺:“難道這大唐就沒有其他得用的將領嗎?”

一代帝王竟然要淪落到放棄都城逃亡,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秦王宮。

嬴政等人也是緊鎖眉頭,尤其是蒙恬王翦等將領,最看不得此種境況景象!

叛軍逼近,就要倉惶敗走?

怎麼就落得個逃亡的下場?!

“這唐玄宗李隆基怎麼回事?”

王翦沉著臉:“棄都城而逃,也虧是做得出來!”

蒙恬更是直言:“膽小如鼠之輩。”

棄都城何異於棄國而逃,怎麼都得殊死一戰才是!

就連扶蘇也是聽得眉頭緊蹙——

這盛世大唐,即使驟然衰落混亂,也不見得就毫無抵抗之力吧?

緣何到這種地步啊?

唐朝李隆基時期。

聽到這裡,李隆基臉上已然毫無血色可言了。

他搖晃著身體,甚至幾乎喘不過氣。

“陛下!!”

“陛下——”

高力士急喊了兩聲,連忙給李隆基順氣:“陛下,一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