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和衛青一樣,從未有過敗績,難怪那麼多人想當他舅媽。】
衛青和霍去病猝不及防:“……”
等等,喜歡去病,為什麼是想當去病的舅媽?
衛青有些無言,霍去病搓了搓臉,也有些無言,倒是劉徹又笑了起來,看著兩位愛卿。
“看來後世之人都很喜歡兩位愛卿啊。”
倒也是,這等卓越將才,誰不喜歡。
劉徹暗自點點頭,朕也甚喜之。
而且……從未有過敗績!
聽聽,天幕說他的兩員愛將,從未有過敗績!
此時此刻,劉徹這心啊,真是咕咚咕咚如冒著溫泉泡,對衛青和霍去病,真是怎麼看怎麼心滿意足。
【好了,最後再來說說三次戰略反擊的最後一戰——即漠北之戰。】
【在經過前兩次漠南,河西這兩大戰役的打擊後,匈奴勢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而漢朝已完全佔據了這場曠日持久反擊作戰的主動權,只是匈奴仍不甘心失敗,還是在一直繼續從事南下襲擾的活動。】
【而且匈奴單于採納了漢朝降將趙信的建議,準備引誘漢軍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區,並尋找機會以殲滅漢朝軍隊。】
【趙信,原本是匈奴人,因戰敗而投降漢朝,改名為趙信,然而後來又因兵敗,再次復降匈奴,為自次王。】
劉徹瞬間眯起眼睛,冷哼一聲。
誰說洩露“天機”於漢朝不妙,這不就讓他抓住了匈奴那邊的“小辮子”——
本來匈奴那邊就不是鐵板一塊,呵。
【對此,漢武帝為了徹底殲滅匈奴主力,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邊患問題,便決定將計就計,採取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漢武帝劉徹的幾次軍事指揮,以及軍事行動策略等都非常值得稱讚。】
【這一次更是因勢利導,乘敵不備,確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的具體作戰方針。】
【只有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大卓越將才是不夠的,顯然漢武帝在對戰匈奴的策略以及反擊上,也起到了絕對不能忽視的作用——正所謂君主指揮得當,名將才可充分發揮作戰天賦,奮勇出擊。】
劉徹傲然負手而立,心道,天幕總算是說了朕的好。
則先前之“過”,朕亦可心懷大度也。
他現在是聽得哪裡都好,心情格外舒暢,早沒了先前的鬱卒和惱怒。
【這一次,漢武帝集中了精銳騎兵足有十萬人,組成了兩個大軍,分別由衛青和霍去病統率。】
【另外還有步兵幾十萬,馬匹十餘萬配合騎兵主力的行動,而衛青和霍去病受命後,各率精騎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沿東西兩路北進,決心在漠北與匈奴進行會戰。】
【衛青這邊,大軍出塞一千多里後,竟意外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
【於是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去從右翼進行包抄,而他自己則帶人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這一戰,直接激戰到了黃昏,大風驟起,飛沙撲面,兩軍難辨彼此,而衛青乘勢分輕騎從左右迂迴包抄,最後匈奴單于見衛青帶領的漢軍人多勢眾,且兵力強盛,自知無法取勝,只能徑直衝開漢軍包圍圈,向西北方向逃遁。】
【衛青發現之後,立即派了輕騎軍隊連夜追擊,其後自己也率領主力軍隊跟進。】
【只是一直到天快亮時,軍隊已然行進二百餘里,仍然未能發現並且擒服單于。】
【不過這一次作戰出擊,衛青率軍共一舉殲俘匈奴軍一萬九千餘人,甚至一路挺進到達了寘顏山的趙信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並且大軍在回營之前,盡燒其城和匈奴積粟。】
聽到這裡,衛青不由得皺眉,竟然沒能追到匈奴單于!
劉徹見狀,直接開口安慰道:“那匈奴單于為了能夠突圍,想必只帶了少數精銳之兵,由此速度快,拖累少,追不到也實為無可奈何,卿不必多思。”
衛青立即拱手道:“陛下,有此‘前車之鑑’,下次臣定能生擒單于!”
劉徹瞬間開懷而笑:“好,朕可等著!”
不過等等……劉徹突然想起,那李廣和趙食其不是兩軍合併,要從右翼去進行包抄嗎?怎麼……
【這裡要說一下的是,直到大軍回營途中,才遇到迷路失期,未能及時前來支援的李廣,以及趙食其部眾。】
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