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9節(2 / 3)

【只能說,這大唐到了李世民手裡,之所以能開啟這扶搖而上的盛世之路,就是有其原因所在——】

【其一就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寬容大度,並且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在登上帝位之後,為了盡力求言,還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

【這其中,魏徵就是以敢於直諫,甚至犯顏直諫出名,而每次李世民與他談論的時候,總能欣然接受魏徵的意見,所以不得不說,魏徵是遇到了懂得賞識他的賢主啊。】

【並且李世民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

【金子原在礦石裡,而它之所以稱貴,是因為“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

【除此之外,那句我們所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傳世名言也與魏徵有關——】

【即在魏徵去世後,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感慨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震驚!震撼!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嗎?

這就是哪怕揹著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的名聲,也依舊被後世所稱頌和銘記的唐太宗李世民嗎……

李淵,李建成,甚至連李元吉都不由得看向李世民,然後久久不能言,面上複雜難言之意掩都掩蓋不住。

而無論是諸位大臣,還是李世民身後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聽得更是心潮迭起,激動得眼眶都微微泛紅起來。

但比起這些人,更震驚和震撼的,必然是當屬魏徵了。

那些話不斷在他腦海中,以及心中激盪不已,那種種的滋味翻湧而來,也實在是難以言喻,實不能為外人道也。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他魏徵,當真是得遇賢主了。

當真是得遇賢主了啊!

【所以再回到之前,魏徵那樣說完後,李世民當然沒有問罪於他,反倒覺得魏徵敢於直言,加上器重魏徵的才能,於是不僅改變了問責的態度,甚至還對魏徵以禮相待,並引薦他擔任詹事主薄。】

【而除此之外,李世民對於追隨輔佐李建成的其他人也格外寬容大度。】

【諸如主動出來負罪的馮立和謝叔方,以及躲起來的薛萬徹,李世民在多次明示薛萬徹出來,而薛萬徹也出來後,就感慨於眾人說:“此皆忠於所事,義士也!”於是也都赦免了他們。】

李建成身後,聽到自己名字的幾個大臣都不禁面面相覷,一時間,各種滋味湧上心頭。

隨後,他們又都不由得望向了李世民的方向。

秦王……唐太宗!

若能得此賢主明君,他們這些當大臣的,也確是與有榮焉啊。

李建成……

李建成甚至不敢看身後那些大臣們的表情,此時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完了,真的完了……自己這太子之位,這儲君之爭,看情況,已然是沒有多少勝算了啊……

秦王,他的二弟……竟是如此嗎?

這個時候,連李建成都不由得看向了李世民。

他彷彿第一次以別的眼光,真真正正打量起了眼前之人,同時於心中自問,若換做是他,又會做到何種程度?

思及己身,竟不由得暗自苦笑自嘲起來。

而他這二弟之能,恐怕還不止是如此吧……

漢朝未央宮。

劉徹嘶了一聲,不斷低喃著那三句話,而朝中諸位大臣,也都久久不能回神言語。

有如此極言直諫的大臣,又有如此虛懷納諫,善於聽臣之言的帝王,這大唐盛世之路,如何能愁不知如何開啟啊。

半晌,劉徹才嘆了口氣道:“諸卿,朕自當自勉矣。”

衛青率先拱手言道:“陛下之能,已與秦皇並列,如今聽天幕之言,博採眾長,我大漢定能走得更長更遠!”

劉徹立即撫掌大笑:“善!”

“卿之所言,亦為朕之心願矣!”

秦王宮。

嬴政感慨與感言更多。

他又進一步認識了這位秦王,這位帝王。

而每多一次認識,這內心之感就越發百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