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74節(1 / 3)

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明確的註明了各種灸的使用方法,即只要弄清灸的分寸,哪怕不懂得針灸的人也能使用。】

【所以往往能成為煉丹家的,只要不是騙子,在相關領域還是很有能力發展出成就來的。】

嗯?

天幕這算是在誇他們?

可真是讓人受寵若驚。

不過那位屠呦呦,先前就提到過,還獲得了什麼諾貝爾醫學獎,可見其成就之大。

而這竟是在這位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受到了啟發?

看來這本醫學著作也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再往後,南北朝時期,還有位名醫叫陶弘景,一開始專為皇家答疑解惑,後來隱居山林修仙問道。

在陶弘景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餘家之多,但無統一標準,特別古本草書由於失效年代久遠,內容散亂,草石不分,蟲獸無辨,臨床運用頗為不便,於是陶弘景便擔負起了“苞綜諸經,研括煩省”的重任。】

【他將當時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本草經》以及《名醫別錄》,並進而把兩者合而為一。

加上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最終著成《本草經集註》,共收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即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分類,不過原書已佚,現在敦煌只發現了殘卷。】

【但總體而言,《本草經集註》也是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而陶弘景也是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早期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

【另外陶弘景著的《本草經集註》中,從臨證實用角度,按照藥物效用進行“諸病通用藥”分類,由此成為了我國古代藥物學分類標準方法,並且後世沿用了將近1000多年之久。】

【其後南朝劉宋的藥學家雷斆還寫了一套製藥教材,也是我國第一部 炮製學著作《雷公炮炙論》。】

【這用藥和製藥倒是都給齊活了。】

秦王宮。

嬴政看著那不斷湧現出來的醫學著作,真是又欣喜又複雜。

欣喜的是太多了。

複雜的也是……太多了。

他都怕秦朝的總功德值不夠用!

所以這秦朝建設,可真是刻不容緩。

想到這裡,嬴政不禁無奈搖了搖頭,可見就算天幕不推著他們走,為了這些,也是不得不發展起來。

【到了隋朝,一位太醫博士巢元方,奉詔主持編撰了《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其中分67門,共1720論,是我國第一部 專論疾病病因和證候的專書,又叫《巢氏病源》。】

【其基於長期大量的臨床實證經驗而來,總共分析了將近1739種病的起因,症狀,診斷,以及療養方法等,而且大多都細緻靠譜,並且對外影響也很大,比如朝鮮和日本……】

【這裡真的不得不說一句,中醫是我們的,一定要嚴防外國偷盜,一邊質疑還要一邊偷盜,也不知道哪來的臉。】

偷盜?外國?

是那兩個比如國家?

呵,的確,哪來的臉。

一個是歷代依附於他們的彈丸之地,一個也不過是倭寇小國,還常來朝拜和覲見,其在後世竟也是膽子大。

究竟哪來的臉?!

尤其是想到之前天幕展示的畫面,那百年恥辱等……一時間,對於這兩個國家,更是有了許多想法和考量出來。

【隋朝之後,就是唐朝。】

【唐朝的醫學發展可謂是更快,不僅設立了太醫局等醫學教育研究機構,還誕生了世界上第一部 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其著作者就是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即唐代的醫藥學家。】

【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明,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

【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

【對方18歲時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到了20歲之時,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也是被人稱為“聖童”,並且開始為鄉鄰治病。】

【另外孫思邈一方面下功夫鑽研醫學著作,一方面還親自採集草藥,並研究藥物學。】

【他認真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書,同時廣泛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並熱心為人治病,由此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