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在公主出生後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望其,憐愛並逗弄著小公主。
可是在王皇后離開之後,武則天則趁著沒人,竟將自己的女兒掐死,然後又蓋上被子作掩飾。】
“什麼?!”
“這是為了爭寵要將自己的女兒給掐死?!”
“怎麼會是這樣的?”
有不少人聽到這裡,不禁變了臉色。
才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小公主,竟被自己的親生母親給掐死了?!
而只是為了藉此來誣陷那位王皇后?
這……怎麼會是這樣的?
歷朝歷代下,有人很不能接受。
而有的則是已經在罵起了武則天的狠毒。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也是驟然蹙起了眉,不過並未率先發表什麼意見,而是又繼續聽天幕說下去——
【之後正好李治來到武則天的宮中,武則天則假裝歡笑,與其開啟被子一同看孩子,結果卻發現女兒已死,便瞬間啼哭不已,並且轉頭驚問左右的侍從,而侍從們都說——“皇后剛來過。”】
【對於此,李治勃然大怒,說道:“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
於是武則天趁此機會,又繼續哭泣著數落王皇后的罪過等等,王皇后則是無法對此解釋清楚。】
【而這之後,李治從此便有了”廢王立武“的打算。】
【不過要言明的一點是——這件事情很有爭議。
因為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以及《唐會要》則只記載了公主的暴卒,卻並未言明其死因。】
嗯???
……有爭議??
所以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假的?
【關於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女兒這件事,流傳甚廣,比如《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也是這麼寫的。】
【所以就有很多人藉此事來謾罵武則天狠毒,殘忍,泯滅人性等等。】
【但對於這件事,我們今天就來仔細的分析一下——】
【首先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女兒這件事,的確是在史籍中有記載,除了《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舊唐書》職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但其實學界對於這件事卻並非完全認同,有一部分學者也是對此而提出了質疑的。】
【比如關於武則天這位小公主的早逝,最早是記錄在《唐會要》上——】
【“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后之意。”】
【我們可以仔細看看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根本沒有言明武則天的女兒是怎麼死的,只是說她突然去世,然後武則天則藉此說是王皇后殺了她的女兒,於是李治那邊才有了廢后之意。】
漢朝未央宮。
劉徹摸了摸下巴點頭,這倒的確是沒有言明。
那既然最開始的史籍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後面又是怎麼會流傳成那個樣子的?
【再來看看第一個記錄這件事的《舊唐書》——】
【雖然《舊唐書》是言明小公主的死,乃武則天親手掐死在襁褓之中,但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在《舊唐書》正文裡提及到的,而是在《則天皇后本紀》中,借用了一位史臣說的話——】
【“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
【這句話中的“振喉絕襁褓之兒”,指的便是武則天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兒。】
【但是呢,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句話沒有出現在正史裡面,而是以史臣的個人觀點來表達出來?】
秦王宮。
嬴政嗤笑一聲,這是為什麼呢?
剛剛天幕說《舊唐書》成書於五代,已是那唐朝滅亡之後,其史料可考嗎??
【因為當時就有流傳出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女兒的說法,於是史臣在編寫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這件事的真假,只是知道這件事的傳言,於是沒有確鑿的證據,便以自己之言的形式記錄了下來。】
【並且大家也可以看到,其實對於這件事的記載,不管是在《唐會要》中,還是在《舊唐書》中,也就只有一句話而言,但是我們再往後說出自北宋時期的《新唐書》——】
【在這個史籍中,竟是對武則天親手殺女的事情,進行了很是詳細具體的記載……】???
怎麼前兩本史籍都只有一句話的記載,到了北宋撰寫的《新唐書》之中,竟是有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