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88節(1 / 3)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朝堂之上,眾臣臉色也是盡變,各有各的複雜,然後看向如今還是郕王的朱祁鈺。

而再看朱祁鈺,也是一副錯愕表情。

他當然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自然也就說不出什麼來。

只是天幕竟然也會提起他……朱祁鈺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天幕會說他什麼?

還有于謙……也是特意提出。

雖然目前為止,聽起來倒也還好,但是……朱祁鈺在心底不禁苦笑。

皇帝,誰不想當呢?

他竟有機會坐上這個位置,那後期又會如何?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前,朱祁鎮御駕親征,命郕王朱祁鈺留鎮京師。】

【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瓦剌繼續南進咄咄逼人。】

【次日夜裡訊息傳至京師,一時之間,朝野震驚。】

【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戶準備轉移財產,個別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對此嚴峻危機局面,八月十七日早朝時,大明朝堂之上圍繞是主戰還是南遷展開了一場激烈紛爭。】

【遷都南京,以避刀兵,這項南遷之議頗得一些大臣支援,但時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輕易遷移,而且要以北宋為教訓,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

【之後在於謙的請求下,朱祁鈺下令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京師上下才人心稍安,隨即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

【八月十八日,在朱祁鎮生母孫太后的主持下,大明又召開了御前會議,命由郕王朱祁鈺來監國,“暫總百官”商討對策,緊接著二十二日,孫太后又下旨,立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仍由郕王代理國政,以安定人心。】

朱棣的心一直揪著,直到聽到此,才稍稍安定下來——

竟然想著南遷?!

那北宋的亡國教訓是忘了不成??

還好有人記得!

南遷,就是亡國之開端,一步退,則步步退,完全不可取!

這于謙當真是不錯,還有……朱祁鈺?

朱棣不禁暗自點頭,目前聽到這裡,總算是有人能站出來,挽回困頓之局面。

不過這位重孫如何,還要再繼續聽聽看。

【正統年間,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而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殺,眾大臣紛紛吐氣揚眉,甚至跪在午門外,要求監國朱祁鈺懲處王振餘黨。】

【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群臣打死,並將王振同黨,王振的外甥等也當庭打死,史稱午門血案,于謙對朱祁鈺說王振罪當誅九族,馬順等罪當死,應不予追究。】

【於是,朱祁鈺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眾臣無罪。】

【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為重,承繼大統。】

【因為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所以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王直等大臣聯名奏明皇太后,最終在九月初六日擁立朱祁鈺為帝,遙尊明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大規模的清算行動展開,諸多的王振黨羽紛紛落馬。】

【朱祁鈺登基之後,還下詔邊關守將不得聽信瓦剌藉口,於是,這就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朱祁鎮的名義騙取財物,以及騙開關門失敗,也幸好宣府守將羅亨信,大同守將郭登等守將頭腦清醒,以江山社稷為重,拒不開門。】

好!當真是好極了!!

現在聽著,他們都足夠揚眉吐氣了!

朱祁鎮時期的眾多大臣是這樣的感覺,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

王振瞪著眼睛,一臉的青白憤恨,以及難以置信。

朱祁鎮更是如此!

為免主少國疑?聯名擁立朱祁鈺為帝?!

而正是因為朱祁鈺的下令,他才叩不開關門,回不到大明嗎?!

“放……放肆!!”

朱祁鎮顫抖著手指向朱祁鈺,又指向于謙等大臣:“朕還沒死……你們竟然敢——”

“來人!”

“把他們給朕暫且押下——”

“我看誰敢!!”

英國公張輔一聲怒吼。

緊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