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吧。】
但是?!
不不,不要但是!
趙匡胤瞬間一哽,心臟也幾乎梗住,為什麼又來但是!
他不要但是……
這回不是感激涕零,而是要心塞欲涕了。
【王安石的變法很激進,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這讓宋神宗也開始有些壓不住,於是就開始動搖。】
【這裡簡單說一下——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涉及當時宋朝的稅收,兵役,農業等各個方面,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幾乎都得罪光了,你看看,兩頭都得罪,誰能支援變法?又有多少人願意支援呢?】
【而我們熟知的宋朝文人,就比如蘇軾一家,以及歐陽修,對此都很有意見,哦對了,歐陽修,之前看不起狄青,反對狄青升任樞密副使的文官中,也有他,所以啊,有時候看文豪,不要只看他文采好,還要多看看別的點哦。】
蘇軾一家:“……”
歐陽修:“……”
趙匡胤更是無言!沉默!
五味雜陳,滿心苦澀與難受!
難受啊!!
【再給大家補充個知識點——】
【王安石,歐陽修,以及蘇軾一家不都是唐宋八大家裡的人嗎,這唐宋八大家裡,大概就只有柳宗元和韓愈對王安石變法沒什麼意見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唐朝人,哈哈哈,也挺好笑的是不是。】
【不過唐宋八大家裡,蘇軾雖然對變法有意見,但也是反對變法中激進的一面,而與此同時,他其實也支援變法中有利於民的一面。】
【所以若真算起來,蘇軾約等於是個中立派。】
趙匡胤:“……”
哈哈……他孃的怎麼可能笑得出來!
【好的,話再說回來——】
【要說王安石變法能實施下去,真的少不了宋神宗的支援,哪怕宋神宗有在動搖,但是……宋神宗還沒動搖個結果出來,他動著動著就不動了……宋神宗趙頊,他憂鬱而逝啊,才活到38歲就去世了。】
【也不知道趙光義的血脈是不是真的有毒,反正有那麼點作為的宋朝皇帝,基本都早死。】
趙光義:“……”
宋神宗趙頊:“……”
他猛地抽了口氣,朕?早死?!
【對於王安石變法,宋神宗雖然左右搖擺,但也依舊在勉力維持新政。】
【元豐年間,宋神宗親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礎上,使改革能有所推進。】
【可是元豐四年,西夏皇室內亂,宋神宗以為有機可乘,但宋軍兩次戰敗,宋神宗希望攻夏雪恥,節省“歲賜”的計劃徹底破產,於是在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宋神宗趙頊在福寧殿憂鬱而逝。】
【的確是可惜了,宋神宗雖然搖擺於新舊兩黨之間,但他維持新政,堅持變革的決心基本不變,算是宋朝少有的,有抱負,也算是有作為的皇帝了。】
【而宋神宗去世之後,失去了皇帝的支援,王安石變法便開始遭受致命的打擊。】
【畢竟能夠與他碰撞出火花的人已經沒了。】
趙匡胤捂住心臟。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不該報以期待!
難道宋朝就要一直如此“積弱”下去嗎?
是天命如此,還是……報應?是他取後周而代之的報應嗎?!
【宋神宗趙頊不是早死了嗎,他死的時候,兒子還很小,於是這時候,高太后就出來垂簾聽政,幫著處理國家大事。】
【只是這個高太后,一直都特別不喜歡王安石所提倡的新法。】
【於是高太后直接將王安石的宰相之職給擼了,換了一個和她同樣保守的宰相——這個宰相一上臺,就將新法廢得一乾二淨,全面恢復了舊法,而這個新人宰相,大家也都很熟悉……】
【那個有名的“司馬光砸缸”故事,其主角司馬光,就是支援舊黨,頂替王安石,全面廢除新法的新上任宰相,不僅小時候能砸缸,長大後也能搞砸了難得有這麼一次機會,能使大宋做強做大的新法變革。】
【所以說……這果真是從小就能看到大啊。】
宋朝趙頊時期——
宋神宗趙頊還沒從自己會憂鬱而逝的衝擊中回過神來,又被這接二連三的訊息衝擊得頭腦發脹。
而朝堂之下,司馬光更是臉色難堪難看。
他的確是支援維護舊法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