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2 / 4)

小說:重啟高一 作者:左思右想

上都見過張譚,對他們來說張譚是記憶中的風雲人物。對大二、大一的學生來說,張譚則只在傳說中聽到過他的事蹟。尤其是大一學生,很多人可能都是讀著他的小說、看著他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度過高中。

情懷加分。

文藝圈裡有很多牛逼的人,但張譚無疑是這幾年最牛逼的一個。

一個把武俠小說差點寫成一門學問的作家之王,一個被全國觀眾寄予振興中國電影厚望的天才導演。

再高傲的驕子,面對這種鎮壓時代的人物,也得歎服。

是日下午。

前往大禮堂的路上,張譚和學校領導們,一起並肩前往大禮堂。

導演系主任已經換人了,李向書退休,王瑞上任。王瑞並不是名導。早期執導過幾部藝術電影,商業化浪潮後他漸漸轉行拍電視劇了。現如今主要以教書為主,曾經帶過張譚一門理論課。

“張譚。這次《原始碼》做交流,你多給師弟師妹們傳授導演經驗,尤其是我們導演系這幾年,人才凋零,很多學生陷入了一種迷惘狀態。對電影藝術產生懷疑,又理解不了商業化,很是悲觀。”

張譚點頭:“我儘量把我的感悟傳遞給他們,不過電影這門藝術,很難說得清楚。我稍稍有點起步,也是在摸索階段。”

“不管怎麼說,上一屆畢業生,你和陳力都成長起來了,我們老師可以傳授理論,但教不出來實戰經驗,我這幾年也是對商業電影有心無力。”王瑞感慨一句,又說,“學校需要一批。在商業電影上有經驗的老師來教課。”

“王老師謙虛了,學校教學電影的藝術本質,學生先把電影本質弄明白了,然後才能駕馭商業片、文藝片。”

歸根結底。電影學院是教學電影拍攝技法的地方,不是教學如何用電影賺錢的。

商業電影也不是能隨隨便便教會的,張譚如果不是二世為人。他也根本不懂如何拍出口碑很好的商業片。

所以他不打算去誤人子弟,僅準備交流一些電影技法層面的東西。

……

張譚和學生們聊了很多關於科幻、特效的問題。也聊了不少《舌尖》的拍攝,對於自己在拍攝電影時。各種鏡頭佈置,他沒什麼保留,願意與大家分享。

而學生們也很喜歡聽這種來自片場的經驗之談。

於是,交流會在熱鬧的氣氛中,進入到電影放映階段。

大螢幕點亮。

廣電的龍標logo、廬影和華誼兄弟的logo結束後,一段海津市各種高空俯瞰的美景畫面展示,把海津市最美的一面,完全顯現在觀眾面前。整個濱海新區,極具未來科幻城市的氣息。

一列火車,從大地遠端,賓士而來。

哐當哐當的火車聲,漸漸從微不可聞,壯大到震耳欲聾。

鏡頭從火車外面,像是穿越一樣,進入火車內部,黃大亮飾演的男主角黃曉明,靠在車窗上睡覺,耳畔傳來噪雜的聲響,他的眼皮開始掙扎。

忽然。

一個激靈,醒了過來。

然後迷惘的東張西望,彷彿搞不清楚自己在哪兒。

“我聽了你的建議,那是個很好的建議,謝謝。”周太平飾演的女主角周迅,坐在黃曉明對面,帶著淡淡的微笑說著。

黃曉明疑惑的看了看他,似乎疑惑自己好像並不認識對方:“什麼?”

“你的臉色看起來很蒼白,你沒事吧?大軍?大軍?”

周迅的呼喚沒有讓黃曉明好點,他跟神經質一般,總是被拉開的易拉罐、端著水的婦女、檢票的列車員、打電話的商務男士等等,車廂裡的各種動靜所吸引,根本沒有心思跟周迅聊天。

“大軍,是我做了什麼嗎,讓你這樣?”

黃曉明這才轉回頭,鄭重的對周迅說:“我看你好像很瞭解我,但我不知道你是誰,我的名字是黃曉明,一名上尉軍官,我是在索馬利亞執行維和任務的解放軍飛行員……”

“哈哈哈哈……”周迅笑噴了。

大禮堂裡,學生們沒有跟著笑,因為大家都還一頭霧水,不知道電影在說什麼。

黃曉明轉了一圈,發現自己身處海津市。

他回到座位,忽然發現窗戶上映出了自己的臉,有些模糊,豁然驚訝的問周迅:“你看到了嗎?”

周迅莫名其妙。

學生們也跟著莫名其妙,截止到現在,電影過去了五分多種,大家都還是完全不懂電影在說什麼。

而電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