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我是他老子,能不支援嗎!”
……
拍完一天戲的劉安風,一邊敷著面膜,一邊收看賓館的電視,電視裡放著《舌尖上的中國》。
在此前微…博中關於《舌尖》的話題中,劉安風是旗幟鮮明支援張譚,認為必然優秀。
她和張譚的緣分不淺,從《神鵰俠侶》開始,一直都是好朋友,雖然她能感受到蘇莎對自己有敵意,卻不想理會。她覺得自己和張譚,只是正常的朋友關係,並未有任何曖昧之處,雖然有時候,她做夢會夢到張譚。
總之,劉安風對自己的粉絲,大力宣傳了《舌尖》,壓上自己的眼光和品味。現在看完了《舌尖》第一集,果然是十分好看,沒有辜負她對張譚的無限信心。
“探長這傢伙……還是這麼有才華。”
劉安風想起了那天下午,張譚冒充學校裡的老鳥,問自己:“同學,很面生啊,大一新生?”
那時她已經大三。
“不知不覺都已經畢業了好多年呢。”
劉安風心中感慨一句,隨即掏出手機,開始刷微…博:“剛剛看完探長拍的《舌尖上的中國》,太好看了,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國產紀錄片。看到漁把頭在大冬天去冰凍湖裡捕魚,把一條條大肥魚網上來。生活原來如此美妙。”
作為擁有六百萬粉絲的超級大v,她的微…博剛剛發出。就有無數粉絲開始搶沙發。
“真有這麼好看嗎?”
“茜茜,你可不能忽悠我們啊。”
“我看過了,真的,太好看,我口水都流了一地,現在剛剛叫了份外賣。”
“從來不看紀錄片,今天一看《舌尖》就停不下來了。”
“我餓了!”
“畫面超漂亮,就像是一部大片,比張超拍的電影畫面還要漂亮。”
“牛人就是牛人。探長就是探長。”
看完《舌尖》發微…博的明星,不止劉安風一個,好幾位張譚在圈內合作過的明星,第一時間收看了《舌尖》,看完後就手癢發微…博,表達自己的驚歎。
正在減肥應付新片的黃大亮:“五星級推薦,看完胃會疼的超好看美食紀錄片!本人在此宣佈,本月減肥計劃已經流產……我的外賣正在趕來的路上。”
最早的譚女郎周太平:“看完《舌尖》,我還沒說話。經紀人便端來了兩份宵夜。”
正在加緊拍攝《笑傲江湖》的張大鬍子,之前是悲觀派,現在卻發了截然不同的微…博:“國產紀錄片整體低迷,讓很多人畏之如虎。我真沒想到,有人迎難而上,把紀錄片的水準。拔高到國際水準了。不管《舌尖》收視率怎麼樣,至少這是一部值得業內揣摩和學習的紀錄片。每位紀錄片導演都該好好研究,這部紀錄片的條理與邏輯。一定會給你們啟發。”
讚譽,滿滿的讚譽。
一如張譚每一次的作品問世,那鋪天蓋地的好評。
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方式,相同的是結果。
這些大v和他們粉絲的評價,還只是《舌尖》風暴的外圍,主戰場位於張譚的微…博。從一開始的時候,微…博底下悲觀評論甚囂,結果一集紀錄片結束,張譚的粉絲就瘋掉了,各種讚譽輪番刷屏,彷彿不這樣做,不足以表達自己的震撼。
從谷底到頂峰的驚喜。
哪怕是大半夜,也沒能阻止他們的熱情。
在微…博中的本週熱門話題,#舌尖上的中國#迅速從第五位躥升到了第一位,並且遠遠超過其它話題的參與人數和搜尋次數。
做到這個躥升速度,也就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舌尖》在豆瓣的評分,是10月1日開通的,當時只有一部預告片,大家都沒有看過正片,所以就是鐵桿粉絲和黑子在戰鬥,五星、一星佔比相當大。兩極分化,評分並不高,只有7。2分。
這一晚上過去,評分人數從原本的1562人,直接飆升到了4687人,評分也是一路扶搖,五星接著五星,最終在第二天,將評分硬生生拉回到了8。7分。
隨著看過《舌尖》的人越來越多,評分肯定會越來越高,跨越9分只是時間問題。
……
第二天早晨起來,張譚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
他有三部手機,其中兩部放在馬薇薇那邊,自己隨身帶著一部三星手機。只有比較熟悉的人,才能打到他隨身的手機上。
張大鬍子、劉安風、黃大亮等人,都打來電話,為他的紀錄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