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2 / 4)

小說:重啟高一 作者:左思右想

未來,都已經在節目上聊得差不多了。再來採訪,也是重複。

而且,這幾年他一路扶搖直上,從農村小子,到名動全國、聲聞海外,該出的風頭已經出了,該爽的虛榮都體驗過了。他又不是那種,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的人,所以漸漸低調起來。

從《射鵰英雄傳》全國熱播,他在官園公寓二期的房子外面,都會等著狗仔隊,準備偷拍,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記者跟隨他了。他跟蘇莎交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未躲躲閃閃,都是很大方的露面,偶爾還會秀恩愛。

竟然都沒有記者報道這件事,可見低調的效果,十分明顯。

儘管因為小說的巨大成就,他再怎麼低調,還是免不了要時常被媒體提及。

但提及的都是他的名字、他的事蹟,而不是他這個人的花邊新聞。至少現在走在大馬路上,百分之九十七的人看著他的臉,並不知道他是誰。

這種感覺很好。

當然,有些必要的場合,他也不好意思繼續低調。

譬如這場新聞釋出會,別人出版社給面子,幫著推銷小說,身為作者卻不露面,這沒法說過去。所以情商並不算低的張譚,欣然應允,出席了新聞釋出會,在記者和讀者面前,侃侃而談。

記者提問,張譚回答,互動效果不錯。

結束了新聞釋出會,張譚原本並未有計劃簽名的,但前來捧場的粉絲,都紛紛拿著從韜奮圖書中心買的書,找張譚簽名。

不得已,張譚留下來簽了兩個小時的名。

……

新聞釋出會過去之後沒幾天,五月一日勞動節,《小李飛刀》正式全國上架。

全國各大書店。瞬間出現了一種別樣的場面。

很多顧客,都手拿兩本書。前來結賬。

一本是張譚的新書《小李飛刀》上冊,一本也是張譚的新書《四大名捕鬥將軍》第三冊。一個作者。同期有兩本新書同時上架,也是了不得的成就,況且這兩本書都是大賣。

因為張譚現在的小說版權,都在沒有創作完之前,甚至剛擬定一個名字,就已經賣出去了,所以大陸和港臺基本上是同時上架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因為臺。獨問題,導致了鮮鮮文化與廬州工作室的合作終止。但現在兩岸之間溝通又漸漸的火熱起來,臺彎皇冠出版社捷足先登,與廬州工作室,簽訂了全套的小說出版合同,包括《小李飛刀》

所以,大陸在熱賣《小李飛刀》時,港臺也在熱賣。

從國中起就開始追買張譚小說的汶採樂、麻花、四眼等人,儘管如今都已經上了高中,馬上就面臨考大學。但毫不例外,在第一時間就跑去書店夠買最新的《四大名捕鬥將軍》和《小李飛刀》。

“這個月有兩本好書可以看,真爽。”汶採樂滿意的捧著書,跟麻花和四眼道別。

回到家。先躲進房間,將房門插好,再翻開《四大名捕鬥將軍》。津津有味的看起來。汶採樂和別人的口味有點偏差,他最喜歡的就是四大名捕這個系列。特別是《會京師》和《逆水寒》兩部,簡直把他的所有喜愛都給掏出來了。

現在這本《鬥將軍》也是如此。尤其是看過了成年後的四大名捕,再回頭來看他們小的時候,相遇的時候,真是如同寒冬臘月喝了一碗皮蛋瘦肉粥,暖心到底。

儘管《鬥將軍》並不是溫暖色彩的小說。

汶採樂看起來小說,有個習慣,先酣暢淋漓的從頭讀到尾,再重新開始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這種讀法,讓他能夠收穫到兩份快樂,一份自然是追隨劇情的波瀾起伏,一份就是文筆本身。不過通常很少有作者,值得他回過頭讀第二遍,大概也只有張譚的小說,有此魔力,劇情好,文筆也好。

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

不過這一次,讀完了《鬥將軍》他沒有再重頭看,因為還有一本新書,等著他看呢。

《小李飛刀》。

汶採樂早就知道這本書了,他十分關注張譚的新聞,很早就知道張譚寫完《鬥將軍》之後,就開始寫《小李飛刀》。

“小李飛刀?挺俗氣的名字。”當時汶採樂還有點對這個書名,不是很喜歡,總覺著沒有“四大名捕”、“射鵰英雄”、“神鵰俠侶”這樣的名字拉風。

若是一般人寫的,他可能連翻閱都沒興趣。

但這是張譚寫的,大名鼎鼎的武俠宗師“譚張”,一個開創了譚式武俠,掀起了武俠潮流,恢復了武俠黃金時代氣象的大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