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2 / 4)

小說:重啟高一 作者:左思右想

隨著《射鵰英雄傳》播出的時間臨近,宣傳聲勢也越來越大。

先是片尾曲《我是大英雄》曝光。

接著主題曲《鐵血丹心》也曝光出來。

兩首歌曲都是情景結合、意境高遠的經典,傳唱度自然很大,迅速就捕獲了很多《射鵰》迷的心。

沒關注《射鵰》的人,也有很多,喜歡上歌曲的旋律。

雖然沒有參與打榜,但歌曲在各大廣播電臺被點歌的次數,都在節節攀升。

作為詞曲創作者的張譚,無疑又一次叫人吃驚。

在這樣的勢頭下,低調生活的張譚。再一次出現在了媒體的報道中。因為安微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捕逆水寒》,特別召開了一場新書釋出會。宣傳張譚的新書。

如今張譚已經名動全國。

在全球華人地區,都有了偌大的名頭。

但凡喜歡武俠小說的人。沒誰不知道“譚張”這個筆名。

《射鵰英雄傳》不必贅述,早已經躋身武俠經典著作當中,《神鵰俠侶》緊隨其後,同樣是經典著作,銷量不比《射鵰》少多少。雖然因為尚未售出改編權,名頭不如《射鵰》來的響亮,卻早就引起影視公司虎視眈眈了。

這兩部小說,徹底為張譚帶來了無垠的名氣。

金庸寫武俠,文筆比不上樑羽生。個性不如古龍,但是之所以能超越其他人,排在金古黃梁溫之首,有個最大的獨到之處,就是金庸的作品,閱讀感十分好。事實上金庸的小說,也是爽文的套路。

悲慘的身世,坎坷的經歷,然後不斷撿到寶。不斷升級打臉。然後因為是在報紙上連載,日更幾千字,文中也是充滿了各種不合理,和強行安排的矛盾。歷經幾次校訂,依然有很多硬傷bug。

只是金庸的文學功底深厚,閱歷更加豐富。人物刻畫更飽滿,所以他寫爽文。就給人一種厚重感,一種不是在看小說、而是在看名著的感覺。

事實證明。爽文是最吸引人的小說。

所以和金庸同期的那麼多武俠名家,地位都要差上金庸很多,作品改編次數、印刷次數都比不上金庸。

張譚將這兩部書創作出來。

自然是氣吞萬里如虎。

得名又得利。

人一旦出了名,一舉一動就廣受關注,如今張譚的新書《四大名捕逆水寒》出版發行,媒體自然將目光追逐到此。

僅僅只是一個新書釋出會,就吸引了數十家媒體,包括薪浪網、《南方週末》這些知名的媒體。

釋出會上,安微文藝出版社的社長,說了好一番大展宏圖的話,揚言《四大名捕逆水寒》的銷量,肯定會再創輝煌。

“我們此前出版發行了譚張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都是年度暢銷圖書的榜首,創下了國內武俠小說的銷售記錄。我們有理由相信,《四大名捕逆水寒》也會創造新的銷售記錄,以譚張的才華,這部小說,絕對會是武俠小說新高度!”

社長信心十足。

張譚雖然有信心,但不好意思這麼誇自己,只是說:“希望這部小說能得到讀者的喜歡,四大名捕這個系列是我最早寫的小說,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武俠世界,但是前兩本四大名捕,都太短了。這一次是將四大名捕系列,做一個完善,一百萬字正好將人物、故事都刻畫完善。”

有記者詢問張譚是不是特別喜歡寫長篇。

張譚對此不可置否:“我所擅長的就是講故事、寫人物,和短篇故事比起來,長篇故事更有佈局劇情、豐滿人物的空間。”

短篇張譚也會寫,但短篇不夠經典,而且長篇才有豐富的內容,可以供別人去改編。張譚寫小說一個就是求名,一個就是求財,當然是能反覆改編的小說,才會賺大錢,入他的法眼。

一場釋出會,將《四大名捕逆水寒》就這樣宣傳出去。

無數得知訊息的讀者,奔走相告。

尤其是那些喜歡四大名捕的讀者,彈冠相慶。

當然,喜歡射鵰三部曲的讀者,則有些抱怨張譚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射鵰三部曲正看得爽呢,又跑去寫四大名捕。

更多的讀者則抱著這種態度:“嘿嘿,射鵰和四大名捕,我都喜歡!”

……

就在張譚樂呵呵的看著《四大名捕逆水寒》上架,然後各大書店的圖書被他的讀者瘋搶時。

張大鬍子工作室製作的武俠鉅著《射鵰英雄傳》,在折江衛視播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