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小。”
“還要念書。”
“親戚都還沒過上好日子。”
“別墅太顯眼了。”
“錢存著等以後做事業。”
“在合淝買幾套房子比別墅賺。”
“等你談物件了再來享受。”
“年輕人多出門闖闖。”
“別這麼早就想著養老。”
“我跟你爸住不習慣別墅。”
一大堆道理轟炸過來。
張譚還能怎麼說。
只能仰天長嘆:“別墅、高爾夫,想說愛你好難。閒步過沙丘、泛舟雙鳳湖的願望,得往後推延了……不過,雙鳳湖的魚釣不成,其他地方還是可以釣的,嗯,過幾天去大房郢水庫釣魚去。”
……
大房郢水庫是位於合淝的母親河南淝河的支流四里河上,橫跨崗集鎮和大楊鎮,原本是為了防洪才興建,後來成為了合淝的供水水庫。也就現在這兩年還能釣釣魚,過幾年就會禁制垂釣了,畢竟是市裡的飲用水源。
張譚喜歡釣魚。
釣魚能修身養性,讓他毛躁的個性沉穩一些。
上輩子雖然長到了三十歲,但受到環境所限制,性格上面成長的吊絲十足,比較浮躁也比較猥瑣。現在重活一回,成了名人,自然要修身養性,讓自己看上去更有氣質和涵養,妥妥的走文藝範路線。
此時豔陽高照。
面對碧波盪漾的大湖,躲在自備的遮陽傘下,正適合思考人生。
“我要做什麼?”
“我能做什麼?”
保爾柯察金說得好,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生活,因為即使是一場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終止生命。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如果只是渾渾噩噩的活了幾年、幾十年,那就太無趣了,就像是張譚的上輩子。
活著,記掛他的人不多,死了,或許只有父母、姐姐會想著他。
剛剛重生的時候,張譚想著的是,自己要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吃好、穿好、睡好、玩好,改變至親的生活條件,過一個平凡但又不平庸的人生。然而現在,物質生活條件上去了,精神追求就格外突出了。
“世界如此之大。”
“我為何偏安一隅?”
“雁過拔毛……呃,咳咳……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我為何不能轟轟烈烈的燃燒一次。”
“武俠讓我聲名鵲起。”
“但這還不夠。”
“我還要更多人認識我,認識我張譚!”
嘀鈴鈴。
手機鈴聲,打斷了張譚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是李豔打來的:“張譚,在哪呢?”
“大房郢水庫。”
“怎麼跑那裡去,跟你說件喜事,剛才安微作家協會聯絡了我,想要邀請你加入。”
第134章 甄志丙和尹志平
合淝的疫情警報早已經解除,張譚可以放心的在城市閒逛了。
接到了安微作家協會的邀請,他沒有怎麼猶豫就答應下來,雖然作家協會貌似沒什麼用處,但在作協裡面掛個名,也是一項榮譽麼。
李豔開車送張譚去安微作家協會。
她今年已經甚少維持在文藝出版社的工作了,張譚賺得多,她的收入也就多,不需要靠著兼職來掙錢了。不過為了方便跟文藝出版社的合作,她暫時還沒有辭職,出版社那邊也希望有這麼一層關係。
現在張譚的書版權,可不是那麼好搶的。
安微作協下面還有市級作協,張譚會先加入合淝市作協,隨後在年底再由作協主席團審查透過,加入安微作協。
作協的主席團成員,基本上都是一些雜誌的主編、文聯的成員之類,平常難得一見。
接待張譚的是目前的合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許輝,許輝是茅盾文學獎評委,安微省文聯大時代文學雜誌社常務副主編,市政協委員,發表過多篇獲獎作品。不過許輝雖然是合淝作協副主席,但他不是合淝人,是蚌阜人。
一般情況下,作協的人都是一群傳統文學工作者,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文學評論家之類,看不起寫武俠這種通俗小說的作者,尤其是張譚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年輕,天生就遭人妒忌。
不過寫出名了又另當別計。
畢竟作協裡面也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混進來掛個名,甚至主席團裡面都有這樣的草包混進來,大家早就習慣了和光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