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4)

小說:黃帝玉璧 作者:生在秋天

他想起了那個死者,死者正是因為害怕才發出叫聲,叫聲顯示出人內心的恐懼,兩隻大“螳螂”聽到叫聲後才發起攻擊的,用“大刀”將那人砍成了幾段。

《洛書神篇》副卷中的“內聖外王”,意思就是無懼,如果你不懼對方,對方是不會輕易發起攻擊的。

他撿起地上的揹包,那裡面還有不少炸藥,到了裡面也許還有用。他壯著膽子,對那兩隻大“螳螂”視若無睹,一步步向墓門走去。

他的雙手一觸到那墓門,墓門立即緩緩向兩邊開啟。原來墓門是虛掩著的,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氣。那兩隻大“螳螂”不知道什麼時候,縮排墓門旁邊的石頭縫隙中去了。

一股腐臭黴爛的氣息迎面撲來,苗君儒忙憋住呼吸。那種沉積了數千年的氣味,肯定含有很強的毒性,吸進去一口都是致命的。

裡面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黑咕隆咚的,屋頂有一線光照射下來,剛好照著他面前的石板通道。原來上面有一個圓孔,是讓光線透下來的,圓孔雖小,也起到了流通空氣的作用,裡面的空氣雖臭,卻沒有那麼大的毒性。

他看清了裡面的情形,幾乎驚呆了。

在那條石板通道的兩邊,密密麻麻地站著許多人,那些人穿著麻布葛衣,或立或坐,什麼樣的姿勢都有。有的手中還拿著幹農活的工具,但是他們毫無例外地將頭扭向同一個方向。

他走了進去,多年的考古經驗使他一眼就能確認,這些人並不是石雕或者陶模,而是實實在在的人,死了數千年的屍體,全都是些乾屍。

這個空間裡的空氣很溼潤,按道理人死後會很快腐爛,死了那麼多年的古人,能夠剩下骸骨就相當不錯了,這麼多幹屍是怎麼形成的呢?

看這些乾屍臉上的表情,並不痛苦,身上也沒有刀砍斧剁的痕跡,完全不同於古代殘暴制度下的人殉,不是被人殺的。何況大禹生活的年代,是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轉型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地位,相對來說要平等得多。

但是這些人有老也有少,若按自然定律去推斷的話,不可能同時死亡。那他們又是如何死在這裡,怎樣變成乾屍的呢?

盤魚女雖說在當時擁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得到民眾的愛戴,但是她死後,依照當時的社會情況,大禹不可能用這麼多人為她殉葬,除非這些人是盤魚女的族人,自願留在這裡殉葬。

但就算是殉葬,死後的姿勢大都是或靠或躺,絕不可能有站得這麼筆直的。

確實是個謎!

順著那些人的目光朝上首望去,見上首是一個石臺,石臺上成圓形排開九個造型怪異的石鼎,石鼎的四個角上,還有四個手舉大石盤的石人,石盤上放著一些土和石頭,活脫脫一件古代藝術性的盆景。

《淮南子·覽冥篇》中稱: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在古代,九鼎就是九州,代表整個世界。那四個石人手裡的石盤,代表著東西南北四極,後來逐步被後人稱為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這四大洲。

石鼎與石人的擺放方式,迎合了古人對天圓地方的解釋。

這間外墓室的結構,四周是正方形,石塊砌到十幾米的高度後,便呈拱形向頂上壘去,留下正中那個圓形的孔。整個墓室內,沒有一根用來做支撐的石柱,其建築原理與古代的拱形石橋的原理一樣,全靠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相互抵衝力。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建築物,歷經數千年仍無任何損毀現象,不能不說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

石鼎後面的牆壁上,是一張雕刻出來的人臉,人臉長約10米,高約8米,線條柔和古樸,依稀可以分辨出是一張女人的臉。

莫非就是墳墓的主人盤魚女?

古代無論是雕刻和繪畫,女人的嘴巴大多是緊閉著的,但是眼前的雕刻不同,嘴巴完全張開著。

那是門,通往第二層墓室的門。

苗君儒一步步地往前走著,漸漸來到石臺下,如果劉白沒有說錯,第一層墓室應該是“人”,接下來就是“天”或者“地”了。

他的腳剛踏上石臺的臺階,耳邊似乎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以為是劉白他們進來了,轉身望去,見進來的方向空無一人。

突然感覺腦後一陣風響,他下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