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得很清楚,而刃的那一面呢。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我始終不能完全體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劉備周身所散發的氣場。也不能理解,儒家思想中又參了大半道家理念的孔明是如何看待劉備這個上級的。
“這十萬來人的隊伍,能打仗的才不過三千人。我算一個吧,我就留在這兒了。”我說道。
“嗯。”孔明停下順著賓士鬃毛的手,過來拉過我的手。仲秋的勁風裡,孔明的手很暖。
“遇到打仗反倒精神百倍的姑娘家,此間恐怕就你一人了。再見面,我要看見的是毫髮無傷的你。”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語氣又恢復了軍師的風範。
“嗯。我答應你便是。你此去……那個劉琦,你也知道的。嗯,早去早回。”
“……嗯。”
第十六章 趙雲出櫃了?啊不是,是出軌。。
且說,孔明第二日便向劉備請辭去江夏求兵。事已至此,這趟求兵顯得尤為重要。劉備允了,叫孔明帶上劉封,也就是劉備的義子,領了五百名軍校一同去往江夏。
至此,我便與二師父張飛合到一處,在隊伍的最末端,做斷後工作。
太陽方一偏西,這平地裡就颳起了一陣陰冷的風。與此同時,前行的隊伍漸漸慢了下來。
張飛仰頭望一望前隊,正要派軍校過去詢問,前方一名軍校騎馬來報張飛,說是當陽縣已到。主公下令,叫隊伍停下駐紮在此處景山腳下。
當陽縣,長坂坡。這長坂坡一役終是不可避免,且就在眼前了。
隊伍逐漸停了下來,有官位的將軍忙著點將。下面士卒,忙著分發糧食。而我,則是騎在馬上,心焦的溜來溜去。
也不知道,是這秋風之聲簌簌不絕,還是跑了這麼遠的路,我終是有些疲憊了,總覺得耳朵裡有兵馬奔騰之聲徘徊。悉悉索索,直灌於耳。叫我原本就不穩妥的心,更加的焦躁不定。
“徒兒啊,軍師不在你就如此不淡定了啊。來來來,喝兩口酒。”我這二師父不知打哪裡冒了出來,將手裡的酒囊遞給了我。
我從善如流的接過來一聞,好傢伙,打著仗,我這個二師父竟還隨身帶著這等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