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4 / 4)

小說:最後的嘆息 作者:絢爛冬季

手而讓臺”,在臺灣島上與東洋鬼子展開數月的殊死鬥爭,是為臺灣人民反割臺鬥爭,又稱“乙未戰爭”。

反割臺鬥爭是近代清政府一次愛國主義的壯舉。儘管它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它充分表現了臺灣軍民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忘的緊要關頭,在反對帝國主義侵佔祖國寶島臺灣的鬥爭中,海峽兩岸的清政府人不分彼此,同呼吸,共命運,相互支援,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瑰麗詩篇。

歷史影響

清政府影響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各帝國主義國家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獲得了《馬關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清政府給予東洋人的所有特權。它給近代清政府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速了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序,加深民族危機。

馬關條約原本(現藏於臺北故宮)

①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清政府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清政府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而且還造成了臺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

②鉅額賠款,加重了清政府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東洋人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債,致使列強控制了清政府的經濟命脈。

③通商口岸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清政府內地。

④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其他列強引用“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地在清政府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清政府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的過程。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清政府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總之,《馬關條約》使清政府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清政府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