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黨人,戊戌變法失敗。
光緒帝出殯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前夕,光緒帝有“留京以鎮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卻挾其逃往西安。光緒“力圖振作”之願望始終無法實現。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后命太監把她抬到瀛臺,抬到被她囚禁了10年之久的光緒皇帝床前。病體沉重的光緒皇帝和病體更加沉重的慈禧太后沉默無語地對視著,在沉默的目光中維新派領袖向保守派首領做最後的抗爭……只要能比她活得更長,就有機會實施慈禧太后所反對的維新主張。
就在這一天,光緒皇帝死了。
第二天,慈禧太后也放心地一命嗚呼。
歷史之迷就這樣留給了後人:是不是慈禧太后害死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的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
他從五歲就開始當上了一國之君,但是實權卻握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手裡。光緒皇帝即位十五年後慈禧太后假託“撤簾歸政”,卻依然控制著政令,掌握著對大臣的任免權。
光緒皇帝終於有了親政的機會,那時的中國在甲午戰爭中被強鄰日本打敗,飽受列強欺凌。年輕的皇帝血氣方剛,表示“決不做亡國之君”,毅然採納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的維新變法主張。從1898年6月11日起,光緒皇帝宣佈變法,頒佈“定國事”詔書等數十道改革詔令,力圖使中國強大。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百日維新”。
權力慾極強的慈禧太后惟恐大權當真落到光緒皇帝手裡,並且嫉妒仇視光緒皇帝的變法圖強主張,她利用強大的保守勢力發動了“戊戌政變”,在菜市口將譚嗣同等六位維新志士斬殺示眾,通緝康有為和梁啟超,把光緒皇帝囚禁於瀛臺。同時下詔書宣稱,她“經皇帝再三懇請訓政,從明日起坐殿辦事。”
從此,光緒皇帝失去了政治權力,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為了防止光緒皇帝與外界聯絡,慈禧太后命令將圍牆加修成雙層。水中島嶼瀛臺通往勤政殿的橋鋪成活動式橋面,隨用隨拆,橋端設有慈禧太后親信太監的監視房。
支援光緒皇帝變法的珍妃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宮。光緒身為皇帝,為了與他所愛的珍妃見一面,不得不在深夜由心腹太監冒死拉船偷渡。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慈禧太后倉皇出逃,匆忙中還不忘把珍妃投入井中淹死,可見慈禧太后是多麼仇視一切與維新沾邊的人。
光緒皇帝在囚禁他的瀛臺度過了十年。淒涼中度日如年,他的健康每況日下,逐漸心力交猝,終於在1906年病情惡化。
為什麼光緒皇帝恰巧先慈禧太后一日死亡呢?
作為政治權利上的死敵,慈禧太后的確有著必須讓光緒皇帝先她而死的動機。所以後人不可避免地要猜測這巧合背後的真相,要相信正是慈禧太后害死了光緒皇帝。
本世紀三十年代,埋葬光緒皇帝的陵墓被盜,據說被抻到寶床底下的屍身是光緒皇帝的遺體。八十年代清理這座陵墓時檢驗了那具屍體的骨骼,卻未見中毒成分。
難道光緒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氣死的?
這段公案的歷史真相迄今仍然是個眾說紛紜的無解之迷。
☆、第三十三章 葉赫那拉氏之殤
第三十三章 葉赫那拉氏之殤
1875年美國駐北京公使館發回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明確地說:“(慈禧)太后,兩位攝政者中更有權勢的一位,也病得很厲害……數月以來,(慈禧)病得如此厲害,以至於街頭百姓中每天都有人預期她會死掉,甚至有好幾次謠傳她已經死了。”據此,西格雷夫問道:“到底是誰給慈禧所有的直系家庭成員下了毒呢?恭親王毫無疑問有最強烈的動機。”接著,美國《紐約時報》和《芝加哥每日論壇報》同時在頭版刊發了一則極短的報道,正文只有14個英文單詞:“來自中國的電訊表明,這個國家的內戰將無法避免……”
次日,這兩家報紙又在顯要位置刊發了一篇報道,稱雖然醇親王之子(即光緒皇帝載湉)已被選為接班人,但同治皇后阿魯特卻身懷有孕,如果她能誕育一位皇子,則帝位之爭必將趨於激烈。報道說,傳言皇后已經自盡,但無法得到證實。
“可憐天子出天花”
此時,距離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駕崩正好一個月,同治皇帝的夭折,吸引了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這無疑是因為中國絕對無可否認的大國(並非強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