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門的確切地址,而是要見面。青盛山下,曲徑通幽處,白衣輕頂人,孟念雪心中默唸著這三個資訊,若有所思。
而在同一個城市裡,一座幽密的山上,一個充滿古意的房間內,一個身著白色蟒紋唐裝的中年男人正用杯蓋輕輕暈開一杯茶,他動作輕柔,好似對待世間最為珍貴之物。
“老爺,又有訊息了。”伴著聲音,一個褐衣老者走了進來。他大概七十歲上下年紀,頭上戴著一頂繞布帽子,走起路來步履生風。
中年男人端茶的手指一頓,隨即又搖了搖頭,自從他釋出了那道江湖令,每隔上一段時間,必有人持著玉佩前來,可那流雲佩是他親手所挑選,怎麼會認錯。他們全都拿著假的玉佩而來,為的就是他的那一個許諾。這麼多年了,他已經不抱希望了。
那老者也嘆了一口氣,“再試一試吧,萬一是呢?”
中年男人點了點頭,依舊用杯蓋暈著茶水,“那就交給你了,戚叔。”
第二天一大早,陳伊婷便帶著孟念雪出了門,承都作為蜀川的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古都,自然有許多好玩的地方,陳伊婷作為土生土長的蜀川女孩,是再熟悉不過的。兩個人走走逛逛,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中午,吃過了蜀川的特色小吃,陳伊婷還要去做家教補貼家用,便先回家了,孟念雪則坐上了去往青盛山的巴士。
青盛山是華夏中部極具盛名的一座山,山如其名,青幽繁盛,雖不如五嶽大氣磅礴,也自有一番鍾靈毓秀之氣。就說孟念雪乘坐的這一輛巴士,就有來自五湖四海各地的人,全是慕名而來的。
到了青盛山腳下,遊客們皆是興致勃勃,從小路往上去了,孟念雪卻尋了個陰涼的地方,往四方觀察著。入眼處皆是綠意盎然,各個方向都有人陸續過來,三三兩兩地有說有笑。
只是,曲徑通幽處,應該是一條很狹窄的綠色的小道吧,這裡往山上去的道路共有三條,卻都是石板階梯啊,哪裡來的曲徑,又哪裡來的通幽?
這時候,孟念雪見了從右邊走過來的在吹泡泡的小朋友,她走上前去,“小朋友,你這個在哪裡買的呢?”
那孩子大概六七歲的樣子,已經能通理明事,便笑著往來時路上一指。孟念雪謝過之後,便尋著去了,果然見到一個紅漆涼亭,呈六個角,頂上重重疊疊共有三層。這大抵是供路人歇腳用的吧。
她從一方狹窄的開口處走進去,見到一個白褂老人躺在涼亭的一方涼坐上,頭上戴著一頂帽子,用蒲扇蓋著臉,正發出輕微的鼾聲。他旁邊擺著一攤小吃,還有孩童的小玩意兒,都用竹板撐著。
她看了看錶,已經下午兩點,看那老人睡得正熟,她也不想打擾他,只是坐在他對面方向的一方涼坐上,觀察著來往的行人,看看有沒有白衣輕頂人。
她卻不知道,那老人正透著蒲扇的一點點縫隙,悄悄觀察著她呢。
“呵……”伴隨著長長懶懶的一聲呵欠聲,那老人翻了個身,用手將蒲扇從臉上拿了下來。孟念雪見他醒了,連忙走了過去,“老人家,您醒了?”
“廢話,我要是沒醒,能跟你說話嗎?”
孟念雪被這忽然的一吼弄得有些懵了,“可是,您是在我問了您之後,才說話的呀。”
“呃。”那老人也一愣,她說的好像是事實。
孟念雪一笑,“好了,您先休息會兒,我們再走吧。”
“去哪兒?”那老人又是一愣,難道他真的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
“您說呢?”孟念雪笑著,輕輕道:“曲徑通幽處,白衣輕頂人。”
“我不懂你在說什麼?什麼曲徑,什麼通幽的,老頭子我聽不懂。”那老人眼睛一眯,正色道。
“可是,青盛山下,可只有您這裡是最狹窄的呢。”孟念雪指了指她進涼亭的那個小缺口,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亭子的入口這麼窄的,“出了涼亭,一直往北,就是青盛山下了,可不就是曲徑通幽處嗎?”
那老人的眼睛一亮,“那白衣輕頂人呢?”
“您穿的,不就是白衣嗎?”孟念雪看了看他的那頂繞布帽子,“這麼大熱天的,戴這麼厚的帽子,想必您……還不是‘輕頂’嗎?”
這丫頭,他不就是沒有頭髮嗎?怎麼就成了輕頂了?不過她倒真是歪打正著。原本他所說的“輕頂”的意思是,他的帽子是世界上最輕的帽子,因這種布輕軟,纏在頭上不但可以掩蓋住他沒有頭髮的事實,也不甚熱。
“哈哈。”他尷尬地笑了兩聲,“算你蒙對了,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