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書樹起了抗日的橫河大隊大旗,老何頭大兒子被李善生聘為廚師,在袁亞承進攻鎮壓橫河大隊時,不幸犧牲,大孫子跟著薛應文上了黑魚沙當了土匪,老何頭自然又成了薛應文的坐探眼線。
1940年,李善生又潛回猛將堂,樹起保安團大旗,在張國珍勸導下,他長孫跟薛應文出山,在江抗二團渡江北進,江抗三支隊尚未進駐沙洲時,剛樹起抗日的保安團旗號的李善生部又受到日本人自衛隊忠救軍的夾擊,從猛將堂撤進橋頭時,數度遭遇激戰,已當中隊副的老何頭大孫子,又不幸中彈身亡。整編後的李善生部受命渡江北撤途中,薛應文叛變反水,重又上黑魚沙當了土匪,老何頭請示了福利墩後,重又做了薛應文的坐探眼線。這當然是更無人會知覺的。
�
現在老何頭二兒子一家在德積開了家有六張小方桌的仁義飯壓,在答應將‘仁義’茶館點心店只傳給大重孫的文書保證下,死了老伴的老何頭和守寡的大媳婦同了居,這件事並不引起社會上多少非議,因為何家這麼一處置,扣住了守寡的兒媳孫媳,家財決不會外流,老何頭二兒子也落得一身輕鬆,老子老了,他可以不負責任,由阿嫂一家去處置。這在當時沙洲鄉下還是慣常見的做法。
仁義茶坊。
老何頭上好排門關好門窗檢視好灶腳火種,拿著盞燈草芯菜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