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活動板房的外圍,拉起了一圈鐵絲網,荷槍實彈的武警戰士站在鐵絲網外晝夜站崗值班,密切注視著四周的動靜,隨時防範可能出現的意外不測。

自從麥英豪赴京之後,廣州市考古隊便按照事先的部署,分成兩組人馬,一組由冼錦祥率領,在象崗古墓的外圍進行考古鑽探,觀察有無其他墓葬和陪葬墓存在。他們在古墓四周幾十米的區域內,劃出一個個一米見方的網格,每格用考古探鏟鑽一個孔,以作觀察。但整個區域鑽遍之後,並未發現其他陪葬墓的跡象。由此推斷,象崗古墓的主人確是非凡人物,整座山頭都被他一人獨佔了。

就在冼錦祥等人揮汗如雨、持鏟鑽探的同時,以黃淼章、陳偉漢為首的另一組考古人員,為迎接正式發掘,開始了對古墓墓道的清理。令黃淼章等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長約於兒米的斜坡墓道,竟掩埋著若干塊巨石,小的重約數百斤,大的重約2噸,巨石橫七豎八毫無規則地穿插在一起,很明顯,這些巨石的存在當是墓主或其後人精心設計的一個防盜措施。中國古代厚葬成風,特別是秦漢之後,厚葬之風更加隆盛。由於墓中葬人了許多金銀財寶、奇珍異玩,盜墓風潮也隨之生髮、猖撅起來,面對這種難以遏制的局面,歷代厚葬者便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反盜墓,先秦墓葬大多采取了“棺諄數襲,積石積炭以環其外”的方法,甚至用鑄鐵澆灌。秦始皇更是“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除這些反盜墓的方法和招數以外,許多帝王將相費盡心機在墓中設定機關、暗器,以射殺盜墓者,保住墓葬和墓主人的安寧。象崗古墓墓道中的巨石,雖不同於其他墓葬中的機關、暗器,但從整個墓穴建築在山腹之中,鑿山為陵,不起墳頭,使地下宮殿與山體混為一體,並歷2000多年未被世人發現這一點看,足見墓主當年是絞盡腦汁,頗費了一番心機的。

由於墓道內巨石過於龐大、沉重,黃淼章等人只得將外部的土層稍作清理便停止了工作,當發掘隊大隊人馬到來時,這些巨石依然靜靜地伏臥在墓道探處,忠誠地守護著墓穴的主人。

發掘隊人員圍著古墓觀察了一遍後,發掘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饒志忠便召集大家到臨時活動板房開現場會,研究發掘方案和具體操作步驟,並給每個人員配發了貼有照片的“象崗古墓發掘工地出人證”,同時規定,凡以後進出工地者,必須持證透過執勤武警的檢查方可通行,否則將被拒之於鐵絲網外而不得入內。

會議結束後,主要發掘人員開始按各自領受的任務進行現場觀察、測量並作著安置器械和技術裝置的準備工作。整個墓穴四周頓時出現了忙碌的身影。照明燈線是否夠長?儲藏膠片的冰箱是否能製冷?如果發現漆木器應在哪裡作應急性化學處理?萬一出現塌方,出現人員受傷事故該怎樣搶救?事先應該準備什麼樣的藥品?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使每個人都在思考,每個人都放心不下,每個人都面呈神聖莊嚴之色設想著更加完美的方案,以等待那個謎底的早日揭開。

解開木車移動之謎

1983年8月25日,這是嶺南乃至中國考古史特別值得注意的日子。這天上午發掘隊全體成員和當地省市的領導人云集象崗,滿懷激動、興奮的心情,等待墓葬正式考古發掘的剪彩儀式。這個剪彩儀式跟平時人們遇到或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相比有些不同,其特別之處在於,現場沒有搭臺設景,也沒有新聞界的記者捧場,因為記者們壓根就不知道這裡即將發生的一切,就是知道也逾越不了大墓四周那荷槍實彈的武警戰士的包圍圈。早在發掘的準備階段,發掘隊就制訂了一條規定,為確保發掘現場和文物的安全,對外界特別是新聞界要嚴格保密,等到發掘告一段落後再統一發布訊息。象崗山古墓發掘現場正在進行的剪彩儀式的中心內容是所有到場的人圍著一臺大型的機械起重機,墓道中的一塊巨石已被起重機的長臂牢牢櫻住。此時,由於發掘隊隊長麥英豪身體意外受傷在醫院治療,發掘工作暫由黃展嶽和楊式挺負責。副隊長黃展嶽緊盯著腕上的手錶,當時針指向上午9點時,衝眾人喊了一聲:“各位注意,象崗古墓的考古發掘,現在正式開始!”

隨著黃展嶽話音落地,伸著長臂的起重機轟鳴著“譁”地一下將墓道中的巨石抱起舉到了天空,四周眾人紛紛擊掌慶賀。在機器的轟鳴和眾人的掌聲中,發掘隊攝影師韓悅、姜言忠用各自的機器拍下了這個有紀念意義的鏡頭。由此,中國考古史上又一次偉大的發掘正式拉開了帷幕。

當起重機將墓道中的巨石一塊塊吊走後,按照考古發掘程式,發掘人員沿著墓道中軸拉了一道直線,把整個墓道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