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微顫,悲從中來,“皇上,小女前幾日不知何故,突然撞在府內一廊柱之上,昏睡三日才遲遲醒來。然而她醒來後卻變得痴痴傻傻,臣請太醫診治,說是小女腦中有淤血,如今前事已忘,心智也如三歲孩童一般,即便是太醫開了藥,說是可幫助恢復些許心智,卻也效果不大,故此,為了全國百姓著想,臣斗膽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另立他人為後。”
衛鄲一番話說完,言語懇切,句句屬實,堪稱是為國為民的典範。然,箇中虛實,怕也只有這滿朝文武以及座上那位心知肚明。
“攝政王,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司空燁驚訝萬分,一臉關心語氣緊張地問道。
“唉!怪只能怪小女命不好啊!皇上,臣請皇上收回成命,畢竟皇后乃一國之母,怎能由一痴兒來當?如此,豈非惹天下人笑話?”衛鄲感慨地說著,心裡卻在打鼓,生怕皇帝真的收回旨意。
這時,站在左首位的未國宰相姜問出得列來。“皇上,臣也以為,如攝政王所說,皇上還是收回成命罷。”
這姜問年僅二十,卻已坐上宰相之位,實屬不易。其實,他這宰相之位,也可說是有名無實,只因他這位置是司空燁給的。試想一下,一個不掌權的皇帝冊封的丞相,又怎可能有實權呢?不過,話雖如此,姜問卻依然故我的上朝、為官。為只為,司空燁曾經說過的那句“要創造史上從未有過的,在他的統治下,未國的太平盛世。”
司空燁的這句話,創造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正是姜問自小到大的理想。所以,他在等,等司空燁真正登上帝位,等輔佐司空燁成為千古一帝的時機快快到來。而今,一切都在暗中部署,不需要很長時間了,最多半年到一年,司空燁必能正式親政。他相信,以司空燁的學識必能成為一代明君。
可是今日,他第一次與老狐狸站在同一條陣線。冊封皇后可是大事,那女人既然已經痴傻,實不能立她為後。其實,就算不痴不傻,她也不能為後。只因她是衛家之人。
司空燁坐於龍椅之上,一語不發,似是在沉思到底要不要立衛嫣然為後。
衛鄲跪於殿下,恨得咬牙切齒,心中暗罵,這姜問真是多管閒事,一個黃毛小兒,立不立後怎能輪到他說了算?他在一旁添什麼油加什麼火?要是這皇上真的收回旨意,自己接下去那步棋該怎麼走?
“攝政王、姜愛卿,你們說得有理。這一國之母確實不宜是一痴傻之人。”司空燁半晌不說話,終於開了口。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衛鄲心中暗想,面兒上卻是不動聲色,靜待下文。
姜問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一些,雖然心中認定這位皇上學識無雙,但是他做出來的事情卻常常讓自己無法理解。此次也是,自己心中就怕他又來個出其不意。聽到皇上剛才那番話,姜問才放下心來,看來皇上還不是太離譜。
然而就在下一刻,司空燁一個轉折,愣是讓姜問有種欲咬舌自盡的衝動。
“但是聖旨已下,有句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既然如此,朕怎能收回旨意轉而另立他人?攝政王與姜愛卿的好意朕心領了。”
“可是皇上……”姜問還欲再說些什麼,卻被司空燁打斷。
“姜愛卿,朕意已決,不必多言。”
正文 第十二章
司空燁此言一出,整個勤政殿內一片譁然。滿朝文武無不議論紛紛。
衛鄲心中偷笑,臉上卻是一臉忠心耿耿,“皇上,老臣請皇上三思啊!”
殿上百官見衛鄲如此,亦是悉數下跪,異口同聲道:“臣請皇上三思!”
司空燁早知事情會發展至此,表面上不動聲色,只是語氣冰冷的道:“難道朕連自己的婚事都不能作主嗎?那我未國要朕何用?”他說著話,袖子用力一甩,“眾愛卿不必再言,此事已定。朕既貴為天子,絕不能出爾反爾,衛嫣然必為朕之皇后。婚期照舊。攝政王?”
“微臣在,”衛鄲連忙應聲,“皇上有何吩咐?”
“大婚之日到來之前,還請攝政王好好保護我朝未來的皇后娘娘,切勿再生事端。”司空燁表情執拗,語氣堅決,簡直就是一個十成十的昏君像。
“微臣遵旨!”衛鄲大聲應著,心裡卻在想,這黃毛小兒如此不聽勸諫,只怕是在百官心中已經徹底失了心了罷。整日沉迷酒色不說,如今還如此堅持要立一個傻子為後,莫要說這滿朝文武。就是普通百姓知道了只怕也要暗自咒罵昏君無道。
王府內,雖然已是日上三竿,竹園內依舊一片寧靜祥和之色。緊閉的門窗昭示著主人